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自古的战争之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一场特殊的战役,不需要刀枪子弹,看不见敌人硝烟,但却需要口罩、防护服等特殊的防护装备。战“疫”警当先,保障“谋”在前,在疫情防控阻击战队伍的后方,有这么一群警营的“粮草官”,他们同样全员参战、连轴运转,抗击疫情工作推进到哪里,后勤保障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他们是兴宁公安的警务保障人,用辛劳和汗水,为坚守在战“疫”一线的战友们提供最强支撑。

千方百计采购防护物资
“警服不是百毒不侵,奋战在防疫一线的民警每天接触的都是不确定的人群,口罩等防护装备是保护战友们生命安全的屏障,各尽所能、各辟渠道,迅速落实调拨采购,务必保障一线民警的安全。”兴宁市公安局警务保障室主任黄小敬接到局党委命令后连夜清点物资并部署安排采购任务。
面对疫情防控期间,防护物资需求激增、市场供货紧缺、运输不便等严峻形势,警务保障室自1月26日(大年初二)开始,便启动战时保障机制,全员上岗,以全力保障一线执勤民警、辅警的安全防护为最高要求,主动跟进、争分夺秒,线上线下多方联系,启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和资源,跨市、县拓宽采购渠道,努力协调发货时间,连夜抢运防护物资,千方百计保障一线民警、辅警使用。

“请问,你哪里还有口罩吗?”
“请你发个微信定位给我们,我们连夜过去。”
“如果有货,记得第一个联系我们……”
“100个也行,我们马上过去拿,谢谢”
……
“只有一个电话接着一个电话打,一天几十、上百个电话,打到耳朵都疼,有时厂家被我们一天几个电话给烦透了,但没办法,只要能多采购一个口罩,就能给民警多一份安全。”保障室采购办负责人说。
1月28日,民警张妙静等同志冒雨赶赴普宁,采购回口罩6000个,酒精、消毒水、酒精等一批;2月4日,民警陈凯勋等同志连夜往返广州、花都等地采购回口罩8000个。在保障室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积极采购调运到一批防疫防护物资,并第一时间分配发放到一线执勤民警、辅警手中,让战疫一线的战友们安心执勤值守。
截止目前,警务保障室共发放一次性口罩32885个,护目镜187个,一次性医用手套1473双,防护服179套,温度计39个,消毒液、消毒洗手液、医用酒精639瓶,有效保障了全体民警及警辅人员的工作及自身安全防护。



细化措施防范内部安全
“您好,请配合量体温。”
“36.5℃,体温正常,请进”
“请问,你是那个单位的,请登记再进入。”

疫情发生以后,警务保障室在公安局门口和机关大楼大堂设置2道体温检测点,对所有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体温量测,对外来人员,严格进行登记,未佩戴口罩者一律不许进入。
为全力做到防范于未然,警务保障室充分发挥党支部堡垒作用,全面加强机关单位内部防控工作,组织专业消毒人员对电梯、走廊、办公室、会议室等进行二日一次的全方位、无死角的消毒杀菌,确保公共区域的安全;



对厨房、食堂进行一日三次的消毒工作,就餐人员和工作人员一律测量体温,采用分区隔、分批次用餐模式,确保全体工作人员用餐安全;对全局的执法勤务车辆进行全面的消毒杀菌工作,确保勤务需要和民警用车安全。


“除了定时的喷雾消毒,我们每天2次对各个楼层的卫生间、电梯按钮等接触较为频繁的地方进行喷洒擦拭消毒,且每个楼层的卫生间都配备杀菌洗手液和消毒水,电梯里外也配备抽式纸巾供大家使用。”负责机关大院保洁的阿姨说。

服务至上保障民警需要
“今天爱心企业赠送的牛奶、面包、菊花茶等食品,安排分配发送至各个防疫检测点和派出所。”
“防护服已到,迅速按照方案分配发放。”
“新到一批口罩,你们可以过来领取”
……
每一批防控疫情物资的到来,警务保障人便化身成搬运工、配送员,全速调配、分发,随警保障。


“民警守护百姓,警保守护战友”。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警务保障室全体人员坚守岗位、默默付出,致力于疫情防控保障一线,加班加点开展货物提运、清点接受、分配发放等保障服务。为各办公室配齐消毒液、消毒水,及时发布预防措施;采购棉被、棉大衣、暧手袋等御寒物资发放给18个临时防疫检测点;调配煲制包含12味药材的“预防病毒”凉茶中药供全体民警、辅警饮用;局食堂连续半个月为夜查行动的民警准备宵夜;组织理发师、志愿者到局机关、下基层给为民警、辅警解决“头等大事”等等。


为确保全体民警、辅警以强盛的战斗力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警务保障室把一线民警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既兼顾着疫情防控的执勤值守任务,又操持着一线民警的衣、食、住、行以及防护用品保障,默默无闻地在“后方”为在一线战友提供着优质、周到的服务,保障着全局后勤的有序运行,他们遇水搭桥、逢山开道,为冲锋在前的战友们解决后顾之忧,让战“疫”一线的逆行脚步更加坚定有力。
兴宁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古荣欢
审核:胡 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