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政府网获悉,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185项和扩展项目名录共140项。其中,兴宁竹板歌入选。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国发〔202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批准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85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0项),现予公布。
各地区、各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要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工作,切实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国务院
2021年5月24日
(此件公开发布)
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共计185项)
兴宁竹板歌,又称五句板,是兴宁的民间曲艺,有200多年的历史,深受群众喜爱。竹板歌发源并主要流传于兴宁市,由赣南地区曲艺“古文”演变而来。最早为游方歌人演唱,所以又被称为“乞儿歌”“叫化歌”等。因其通俗易懂、形象生动,逐渐在梅州全市,广东河源、惠州、韶关,广西贺州,江西赣州等地区流传开来,并随着留洋海外的客家人而传播到世界各地,以致有“有客家人的地方,就有兴宁竹板歌”一说。


▲山歌大师钟柳红、钟伟华在山东济南举行的2019年全国非遗曲艺周上表演兴宁竹板歌《军长买鸡》。
目前,兴宁的竹板歌已在广州、北京、香港、澳门、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地表演。2009年,兴宁竹板歌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入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综合自中国政府网、兴宁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