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中国共产党兴宁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在会展中心召开。全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论述和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和梅州市委七届九次全会精神,总结我市生态发展区建设情况,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加快构建“一城一廊一带”发展格局、建设“工贸新城·智慧兴宁”,努力争当梅州生态发展主力军作出全面部署。
市委常委会主持会议。梅州市委常委、兴宁市委书记余其豹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全会作报告;市委副书记、市长洪国华就经济工作作专题讲话。
会议指出,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世界风云变幻,在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省委和梅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众志成城、科学防治,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坚定不移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到疫情防控扎实有效,民生事业长足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政治生态风清气正,经济社会发展好于预期。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任务,我们必须要保持昂扬斗志,团结一致向前看,撸起袖子加油干。
会议强调,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对高质量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作出全面系统部署,梅州市委七届九次全会围绕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争当生态发展区建设先行示范市作出了具体工作安排,为我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质量加快构建“一城一廊一带”发展格局、建设“工贸新城·智慧兴宁”明确了方向和要求。全市上下要坚定贯彻落实省委、梅州市委全会精神,把握大局大势,积极参与到省、梅州市发展全局中来;要强化协调发展,统筹推动兴宁加速破解发展难题;要聚焦目标任务,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要坚定信心决心,毫不动摇加快“一城一廊一带”建设,为梅州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争当生态发展区建设先行示范市贡献“兴宁智慧”“兴宁力量”。
会议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着眼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决扛起省委、梅州市委赋予的重大职责使命,大力推进“一城一廊一带”和“工贸新城·智慧兴宁”建设,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用心用情用功打造梅州“五星争辉”最亮最大的“一颗星”,努力争当梅州生态发展主力军,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展现兴宁担当。
会议要求,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突出“五力五新”建设以生态农业、绿色工业、生态旅游为主体的生态产业体系。
一是
聚力创新驱动改革引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壮大绿色低碳新型工业、加快数字智能产业培育、深化改革畅通内外循环,加强内外联动,培育以绿色工业、数字智能产业为主体的绿色产业新体系。
二是
倾力壮大本地特色产业,坚持“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原则,推动现代农业新发展、培育壮大中医药产业、加快发展生态旅游,立足自身资源厚植绿色发展新优势。
三是
着力激发城市内生动力,加快推动城区提质扩容、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速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深入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城乡融合增强发展新动能。
四是
全力夯实绿色生态底色,筑牢绿色生态屏障、决胜污染防治攻坚,补齐短板打造生态文明新样板。
五是
强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项目为王、构建现代交通体系、加快水利等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谋划建设打造生态发展新支撑。
会议强调,要切实加强党的领导,突出党建引领、强化要素保障、转变工作作风,下好先手棋、打足提前量,发挥好各级党员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凝聚各方力量,形成聚焦发力强劲态势,用心用力推动各项工作走深走实。
会议强调,下来的经济工作要重点抓好“七个聚焦聚力”。
会议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聚焦省、梅州市部署要求,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踏实务实抓落实、苦干实干拼命干,努力争当梅州生态发展主力军,为加快构建“一城一廊一带”发展格局,建设“工贸新城·智慧兴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
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出席了会议。不是市委委员、候补委员的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监委领导同志,市法院、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梅州市管四级调研员现职干部,各镇街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以及市直和省、 梅属驻兴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等列席了会议。
记者:国龙、志勇、建欣、伟健,图/胡兴、林清
编辑:肖晓霞
责编:张翔
审核:廖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