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至17日,天河区委区政府携手兴宁市委市政府在广州市中轴线“天河路商圈”举办天河对口帮扶兴宁第二届农特产品展销会。
展销会由天河区农业农村局、兴宁市农业农村局主办,广州市驻兴宁扶贫工作组承办,天河区天河南街道办事处、广州市金点社区服务有限公司协办。此次展销会共有24家具有代表性的兴宁本地企业参与,七天时间,现场销售额约680万,线上销售额约253万,意向订单约990万。
踏进展销会入口,高大的客家围龙屋造型的龙门令人瞩目,门楼两旁挂着多盏兴宁本地出产的大红灯笼。
作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入口的围龙屋生动地展示了此次展会浓郁的客家风格,而大门处的对联也揭示了展销会带给广州市民的初衷:“吃回儿时味道,找到童年感觉”。
展销会对24个农特产品展位统一设计标准,对参展企业发放了展销须知,对展销会的名称、地点、时间、规模、摊位分配,展品范围、机构和人员分工、展销会各时段进度计划等都进行了明确。对相关职能部门和领导嘉宾发放了邀请函,制作了兴宁农产品宣传册。通过精心布展、精心宣传、精心服务,场内场外加强调度协调、展台维护、后勤保障、安全保卫,使展销会井然有序而富有特色,来往参加展销会的市民尽情购物的同时争相拍照留影。
古色古香龙门,迎风摇曳宫灯;土生土长农品,眉开眼笑媪翁。100多种来自“千年客邑”的优质农品进入都市居民视野并博得青睐。
活动现场各摊点的展销产品琳琅满目,主要有客家丝苗米(农家米)、客家山茶、客家油茶、客家娘酒、客家土鸡(肉鸽)、客家土蜂蜜、客家小吃、有机果蔬、土鸡蛋等,许多产品还可免费品尝。
开展第一天,就卖出了价值200余万元的兴宁农特产品。兴宁市委常委、副市长、广州市驻兴宁扶贫工作组组长蓝蓝带领工作组成员及驻村书记们连续奋战在展销会现场,认真检查现场秩序,和参与展会的企业、农户交流,了解销售情况,及时与天河农业农村局、兴宁市农业农村局一道组织相关企业和农户进行补货,进一步提高了兴宁农特产品的销量。
此次展销会专门设置了第一书记展位,40名驻村书记齐上阵,现场向群众售卖扶贫企业以及贫困村、贫困户的农特产品,在持续打造兴宁农特产品牌深下功夫,得到参展方好评,显示了强劲人气。
展销会上,来自兴宁市宁中镇鸭桥村的梅州市绿粮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兴宁市新圩镇大村村的四季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兴宁市永和镇三枫村的兴宁市老社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兴宁市黄陂镇大二村老叶蜂蜜等十余家参展商参展产品供不应求,几度卖断货,极大提高了兴宁农特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本次展销会在第一届展销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农超、农电、城乡”的无缝对接,力求优势互补、全方位展销。扶贫产品信息展销和实物展销互为一体,展销现场产品信息详实,扶贫产品专柜琳琅满目,供各单位、社会各界人士与扶贫企业及贫困农户洽谈选购。
展销会充分考虑市民需求,为方便上班族,还充分利用16日、17日双休日休息时间进行展销。展销会全体工作人员在农特产品展销会期间齐心协力、互相配合,在产品宣传上深下功夫,在讲好产品故事方面做足文章,高效运用信息平台,线上线下销售流畅,完美搭建了消费者和贫困户直接对接的桥梁,且线上销售业绩较往常平均上升了30%,极大地提升了兴宁农业企业、贫困村、贫困户的生产积极性和信心,打造了永不落幕的扶贫展销会。
本次展销会活动,消费者好评如潮,一致反映这样的农产品展销会接地气,让市民既享受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又参与了脱贫攻坚工作。来自天河南街的市民王先生说:“这样的农特产品展销会希望每个月都要举办一次,我们街坊邻居都反映兴宁的米煮饭特别好吃,农特产品的成色好,很受大家欢迎。”据统计,展销会活动期间,共吸引二十万余人次参观购物。
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