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综述②|云浮:过上好日子 迈向新时代

2021-06-23 14:20:14 

自党中央作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决定以来,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着力在精准识别、投入支持、聚焦重点、发展产业、增强内生动力等方面下功夫、抓落实、求突破,统筹整合人力、物力、财力助推脱贫攻坚,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

“数说云浮” 亮点纷呈

第一,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高质量完成。全市有劳动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帮扶前的3582元增长到15850元,较帮扶前增长了342%;105个相对贫困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01元,村均集体收入达34.8万元,较帮扶前分别增长了199%、480%。现行标准下11.13万相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05个相对贫困村全部出列,实现“后队变前队”目标。

第二,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全部实现。教育: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就读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学杂费免除;从义务教育至大学教育实行生活费补助;,累计补助建档立卡学生8万人次,发放补助资金2.4亿元。医疗: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医疗保障范围,医疗救助比例达到80%以上。筑牢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扶贫保“四道保障线”。住房:完成危房改造14093户,贫困户全部达到住房安全标准。农村低保:最低标准提至每人每年6540元,全市符合条件的59464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兜底保障范围。养老:累计为贫困人员代缴养老保险费21.45万人次,代缴金额2574万元。助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助标准提至每人每月175元、235元。

图片

△罗定市苹塘镇瑞平村驻村干部与贫困户分享金煌芒丰收的喜悦

第三,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初步建立。产业扶贫: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723个,建成产业基地225个,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8亿元,建设光伏扶贫电站251座,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384人,带动贫困户7.8万人,年户均产业增收9250元。就业扶贫:开发公益性岗位462个,建成市级扶贫车间10家,“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大工程累计培训6.8万人,全市有劳力贫困人口3.2万人全部实现就业,稳定就业率98.7%,年人均就业增收1.8万元。消费扶贫:建设电商服务站点522个,培育消费扶贫专馆9个、专区13个,办理“消费扶贫爱心卡”1.9万张,累计举办扶贫产品产销对接活动52场,认定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15个,消费扶贫销售总额1.03亿元。

第四,贫困村发展环境显著改善。全市105个省定贫困村998个自然村,全面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全面完成自然村道路硬底化,每村均配有保洁员,通广播电视,通光纤网络,集中供水全覆盖;105个省定贫困村全面完成通客运班车,通快递物流,每村均建有公共服务站、卫生站。

图片

△云浮市消费扶贫专柜在云城区举行落地仪式

第五,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大扶贫格局不断完善。全市(含佛山帮扶)794个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共派出驻镇工作组62个、驻村工作队857个、驻村干部1711人。全市“6·30”扶贫捐款累计达2.2亿元。


第六,建立了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的投入保障体系。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帮扶资金51.6亿元。其中省级以上资金34.3亿元、佛山对口帮扶资金9.5亿元、市级配套资金824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6亿元,帮扶单位自筹资金9600万元。

总结有益经验 助力乡村振兴

善于总结经验才能干好工作。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伟大实践中,云浮市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政治保证。脱贫攻坚是书记工程、“一把手”工程。市县镇村四级书记一起抓扶贫,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带领和激励全市上下奋力攻坚。如果没有书记的亲力亲为,党委的坚强领导,是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就的。第二,必须发挥制度优势,凝聚攻坚合力。各级党委落实主体责任,定点帮扶单位落实帮扶责任,职能部门落实行业扶贫责任,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履行社会责任,凝聚起脱贫攻坚磅礴力量。

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实施精准方略。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精准扶贫,精准施策,扶贫路径由“大水漫灌”转为“精准滴灌”,资源使用方式由多头分散转为统筹集中,扶贫模式由偏重“输血”转为注重“造血”,保证了脱贫攻坚的顺利实施。

图片

△云安区石城镇肉牛扶贫产业园实现“一园带百村千户万人奔康”目标

第四,必须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充分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激发脱贫内生动力,促进发展产业、实现就业,用自己辛勤劳动脱贫致富、创造美好明天。

第五,必须坚持较真碰硬,促进真抓实干。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各环节,实施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第六,必须坚守初心使命,勇于担当尽责。各级组织和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组织始终坚守脱贫攻坚一线指挥部,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深入扶贫一线倾力开展帮扶,扶贫干部长年超负荷工作,有的献出了宝贵生命,诠释了一代人又一代人长征路的使命担当。

不忘初心使命 实现伟大梦想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云浮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省委书记李希赋予云浮“打造粤北生态建设发展新高地、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的新定位、新目标,踏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征程,实现云浮大发展。

以守住胜利果实为绝对底线,在“巩固”上做文章。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必须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巩固好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一是巩固现行帮扶政策不变。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现阶段主要确保队伍不散、力度不减、思想不乱、工作不断,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该调整的调整,确保政策连续性。二是巩固建立防止返贫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基本生活严重困难户,及时核查,精准帮扶,动态管理,重点监测其收入和“两不愁三保障”状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动态清零。三是巩固扶贫资产后续管理。推广郁南县作为“全省扶贫资产管理示范试点县”的成功经验,完善管护制度,确保公益性资产持续发挥作用、经营性资产不流失或被侵占,推动扶贫资产增值保值,确保扶贫资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为乡村振兴提供牢靠的物质基础。四是巩固“三保障”等政策落实。继续对全市105个省定贫困村、11.13万人脱贫人口“扶上马,送一程”,确保脱贫人口医疗、教育、住房、低保、养老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得以继续落实,并逐步探索将单纯针对贫困户的扶持政策,转变为对乡村低收入群体的常态化扶持政策。

图片

△新兴县温氏养鸡“公司+农户”模式成为《中国减贫学》产业扶贫著名案例

以提升脱贫质量为重要抓手,在“拓展”上谋出路。在巩固的基础上,必须要有拓展。围绕云浮市全会提出携手共建融湾“六地”的定位,不断拓展提升脱贫攻坚质量,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一是围绕打造湾区农副产品“供给地”,持续推进产业帮扶。突出“湾区所需、云浮所能”,强化产业帮扶,在全市63个镇街实施“五个一”工程(打造一个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建设一个社会化综合服务体,完善一套利益联结机制,培育一批乡村致富带头人队伍)推进产业帮扶。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云浮配送中心建设,建强精深加工、冷链仓储等产业链,推动肉鸡、生猪、肉牛、无核黄皮、肉桂等产业全链条发展,走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的供应路子,打造湾区“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二是围绕打造湾区产业转移“承载地”,稳步推进就业帮扶。突出差异发展、功能互补,主动参与湾区供应链产业链协作分工,深化拓展“湾区总部+云浮基地”“湾区研发+云浮生产”“湾区总装+云浮配套”等产业共建模式。瞄准全省“1+20”战略性产业集群培育计划,大力引进湾区产业落户云浮,提升产业共建效益。落实扶贫车间、公益岗位等政策,优先吸纳本地农村低收入劳力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引导企业到镇村办扶贫车间,对吸纳低收入劳力的企业发放吸纳补贴和稳岗补助。三是围绕打造湾区物流“配送地”,深化拓展消费帮扶。聚焦湾区城市消费升级和品质生活,布局建设现代物流产业载体,大力推进物流产业园区建设,布局建设一批县城物流服务中心和直播基地。加快农产品和食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电商、批发市场与区域特色产业精准对接,充分利用消费扶贫“三专”(专柜、专馆、专区)、机关企事业单位饭堂定额采购扶贫产品、爱心卡“认购”扶贫产品等渠道,促进以购代捐、以买代帮。四是围绕打造湾区生态“涵养地”,持续优化生态帮扶。云浮是广东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森林覆盖率达67.05%,是珠三角的重要生态屏障。西江云浮段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水质以上,去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2.3%。同时,云浮还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云浮市将聚焦水源涵养、生态屏障等功能定位,与湾区城市协同实施一批跨区域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项目,构建共建共享的西江流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控体系,协同探索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提升”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五是围绕打造湾区科技成果“转化地”,不断深化科技帮扶。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机遇,主动融入湾区优化创新布局,研究出台融湾协同创新、科研成果转化运用等扶持政策,谋划创建一批科技成果承接平台和重大科研实验室,加快构建氢能、现代农业、南药等产学研体系,统筹推动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转化共享。六是围绕打造湾区旅游休闲“目的地”,不断拓展旅游帮扶。依托省市共建“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两个平台,培育发展“生态+”等新业态,做大做强文旅产业;探索建设康养学院,培育康养人才,推进康养产业发展;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推进文旅重点项目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旅游提质升级工程,实现从传统“卖产品”向“卖风景”“卖体验”转变。

以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为奋斗目标,在“衔接”上求发展。在新发展阶段,必须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推动共同富裕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重要着力点,认真做好领导体制、帮扶体系、工作机制、投入方式、规划实施等衔接工作,推动“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一是抓好领导体制衔接,实现“主体责任”延续。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采取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要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强化由党委负责同志领导的专项小组或工作专班设置,建立任务落实台账,定期调度工作进展。扎实推进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定点联系涉农县(市、区)工作。压实市县镇主体责任,推动县委书记当好“一线总指挥”。二是抓好帮扶体系衔接,实现“帮扶格局”延续。要充分利用好脱贫攻坚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留下的“三位一体”(专项、行业、社会)大帮扶工作格局这笔宝贵财富。因村因户精准施策的专项帮扶,针对性强、效果显著;各部门合力攻坚的行业帮扶,保障全面、体系完整;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社会帮扶,力量雄厚、优势明显。推动三者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必然能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三是抓好工作机制街接,实现“工作方式”延续。探索“帮县、强镇、联村、带户”的新帮扶思路,建立乡村振兴帮镇扶村定点工作帮扶机制。以强镇兴村为主要目标,优化建立“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帮扶机制,整合乡村振兴对口帮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和社会力量等资源,实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技力量组团式帮扶,统筹推进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乡村振兴、民生保障、基层治理等工作。完善县镇结对帮扶关系。支持志愿者以及城市卫生、文化、科技、教育下乡,参与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四是抓好投入方式衔接,实现“支持手段”延续。强化财政投入衔接,参照脱贫攻坚投入机制,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纳入财政预算,逐年增长。整合优化现有扶贫专项资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等资金重点支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此外,强化金融服务衔接。探索金融保险支持乡村振兴机制,加大社会支持力度。五是抓好规划实施衔接,实现“发展方向”延续。加快“产业扶贫”向“产业兴旺”延续,加快“基本保障”向“生态宜居”延续,加快“移风易俗”向“乡风文明”延续,加快“夯实基础”向“治理有效”延续,加快“全面脱贫”向“共同富裕”延续,强化农村兜底保障,拓宽乡村增收渠道,统筹推进乡村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

接下来,我们会不断深化云浮市在产业扶贫、资产管理、医疗保障、美丽圩镇方面开展一系列先行先试的创新探索,乘势而上、接续奋斗,以更有力的举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绘就更加壮美的乡村振兴画卷,为助推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彰显云浮新担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云浮新贡献!

2021年6月23日

《云浮日报》专版

↓↓↓

图片


来源:云浮发布

记者:陈锐兵| 通讯员:陈发权

责编:区德东

值班主编:区云波





热门评论
打开云浮通查看更多评论
没看够!下载个云浮通呗!
云浮通 打造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美丽云浮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