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肿瘤医疗服务?广东医院的创新实践吸引全国目光
2021-10-26 09:35:04 云浮通
阅读
门诊大厅里,挂号和结算的患者与家属“排长龙”;手术室外,患者家属焦急地等待结果,坐立难安……长期以来,这是许多人对肿瘤医院的“固有印象”。在这里,绝望和希望交织,但看病的过程往往让患者、家属乃至医务人员都身心俱疲。
如何改善这种情况?为提高人民就医获得感,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15年启动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并委托北京协和医学院团队开展多轮第三方评估工作。
10月22日,由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牵头开展的“改善肿瘤医疗服务中国行动”活动,来到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来自北京、上海、四川、辽宁、海南、贵州等多个省份的院长和管理团队,来到广州进行实地参观访问和交流。
中大肿瘤医院门诊综合服务中心
为何选择来广州?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执行院长刘远立教授在视频致辞中介绍,改善肿瘤服务综合行动是改善医疗服务全国行动中的重要章节,该行动选择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等全国有特色、有成效的样板医院作为交流、学习的基地,希望能把先进经验传递给更多医院。
“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是公立医院的宗旨和目标。”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党委书记武少新介绍,近年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大力推动高水平智慧医院建设,不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比如,患者手术中,其家属即时在手机端查看实时进程,舒缓紧张情绪;医院牵头组建“泛中南地区肿瘤专科联盟”,覆盖15省市70家医院;在国内首先推行并持续完善单病种MDT诊疗模式,为患者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今年该院启用了黄埔院区,让更多患者有机会接受优质医疗诊治。
改善肿瘤医疗服务的改善,需要医院管理理念和机制的“双转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何韵举例,一个鼻咽癌患者来到医院,往往会在挂什么科的号、如何预约检查等问题上犯难。该院致力于建设肿瘤专病团队,让以往的“专科医生”变成“专病医生”,开设的门诊也从“专科门诊”向“专病门诊”转化,让患者看病流程更顺畅。
肿瘤医院的许多患者来自全国各地,来院复查或开药往往舟车劳顿。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院长刘卓炜介绍,针对患者的需求“痛点”,2018年起,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启动了互联网“云诊室”服务,复诊患者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问诊咨询、申请检查、检验项目排期、查询病理结果等多项服务。新冠肺炎疫情下,该院还举行了“百名党员云义诊”义诊周活动,解决了疫情防控期间封闭封控区肿瘤患者就诊的难题。
作为连续第六年荣膺中国医疗机构“最佳雇主”的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同时,对于医院专科技术提升和职工绩效考核等方面都进行了优化。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院长彭望清介绍,该院设置了工作、管理、科研、教学这四大绩效板块,下设14个细分项目,通过内在驱动持续增强医院发展的动能。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医务处处长韦玮介绍,该院利用5G技术、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助力诊疗,研发了上消化道肿瘤内镜AI辅助诊断系统、鼻咽癌放疗靶区自动勾画系统等新技术,其中病理AI诊断系统对常见肺癌病理类型准确度达97.3%,助力“泛中南地区肿瘤专科联盟”医院提升肿瘤专病的诊疗能力。
来源:健康广东
责任编辑:冯浩森
值班主编:区云波
打开云浮通查看更多评论
没看够!下载个云浮通呗!
云浮通
打造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美丽云浮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