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特种兵” | 核酸阴性的背后,离不开云浮这群“病毒检验人”

2022-02-15 09:02:40 

近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2月1日至13日,云浮市城市核酸检测基地共检测10.7万多管标本,102.6多万人,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

1月31日,突如其来的疫情,是云浮市近两年面临的最严峻考验。经过十几个日日夜夜的坚守与奋战,目前,云浮市连续11天无新增病例,疫情已经得到控制,应对处置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

这是云浮经历的新年第一场大考,每一个行业、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村落、每一个岗位,都迸发出势不可当的抗疫力量,构筑起坚不可摧的“云浮防线”。在这场抗击疫情的遭遇战中,有这样一支“隐形”的队伍,身处幕后,却冲锋在前线。

他们就是与病毒面对面的 “检验人”。核酸检测实验室,是抗击疫情的另一个“战场”。云浮这支由80多人组成的市级机动核酸检测人员队伍,临危受命、全副武装,夜以继日奋战在最前线,用医者仁心担当战士使命。他们也是这场特殊战役的最美逆行者。


疫情来袭,24小时待命    


走进云浮市城市核酸检测基地,透过实验室的玻璃,可以看到一群身穿防护服、头套护目镜、手戴橡胶手套,埋头于实验室里与病毒面对面的“太空人”。

云浮市人民医院检验科的罗满亮便是其中一员。这些天来,他连续熬了好几个通宵,眼睛微微泛红,手指有些起皮,脖子后面有一道明显的勒痕,那是长时间穿戴防护服导致的。

“春节期间,我除了在家睡觉,就是在基地上班。”罗满亮开玩笑地说,但这轻松的表情背后却是夜以继日的辛勤付出。

据了解,该基地位于云浮市人民医院内,总面积约360平方米,配有9台生物安全柜、10台全自动核酸提取仪、28台荧光定量PCR仪和3台快速核酸检测仪等。院内现有检验专业人员35人,均已有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资质。最大日检测量达3万管,为全市疫情防控提供坚实的检测技术支撑。

时间拉回到除夕夜。1月31日晚上,罗满亮和家人一起吃完年夜饭,打开一部电影,准备好好享受难得的假期。他的手机忽然频频震动,弹出一条消息——“请大家春节期间不要外出,一个小时内回到科室,随时待命。”

发送这条消息的,是云浮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谢荣章。当天晚上11点,他被紧急召去罗定,那时心里便有了预判。“因为如果真的发生了疫情,必定有很多人需要做核酸检测。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需要我们基地来支援。”

如果马上来3万份试管样本,要怎么应对?如何调配人员、安排耗材、发放物资?现有的试剂是否充足?这些问题在他的脑海里飞速盘旋。

“真的不知道样本什么时候会送过来。”谢荣章说,当时一切都是未知的,随时都可能接到任务,只有做好充分准备。谢荣章紧急动员了一批检验科的人员,并建立了市级机动检测人员微信群,要求大家24小时待命,确保第一时间完成任务。

2月3日晚,第一批试管样本送过来了。云浮市人民医院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迅速分配好工作,投入主力人员进行样本检验。“当时大家全部都准备好了,就按照计划马上投入工作。”罗满亮说,那天晚上,大家的状态是既紧张又热情高涨,都想在疫情来临的时候,奉献一点自己的力量。


海量样本,他们与时间赛跑    


2月3日,从晚上11点半到次日凌晨5点多,检验人员一夜没有合眼,把所有试管样本检测完才离开。然而这只是开始,整个春节,“检测大队”成员都夜以继日奋战在最前线。

也许很多人以为,张开嘴采集咽拭子之后,只要检测一下很快就能出结果了,其实不然。

采集样本后,在严密的包装下,标本就被送到检验科,需要检验员手动录入信息系统,挨个上好“户口”。之后,需要将标本里的核酸提取出来进行扩增,在这个过程中,海量的标本需要检验员手动进行核酸提取。在洁净的环境中配置核酸体系,每个样本“一对一”精准配置,再手动分装,操作过程需要十分耐心细致。

“检测一个和检测一批的时间肯定是不同的。”谢荣章介绍,大规模核酸检测的难点就是样本数量多,必须要统筹好标本接收的流程,才能做到有条不紊。

尽管大规模筛查要求12个小时出结果,但第一批检验结果往往接收到标本后2-3个小时就能出来。“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在检验科体现得淋漓尽致。为了和时间赛跑,工作人员分成三批轮流上岗——中午11点至晚上8点、下午5点至次日1点、次日0点到早上8点。

在实验室里连轴转地工作8-10个小时是常事,有时时间紧迫,他们甚至要连续工作12个小时。有一次,罗满亮在实验室里10个小时不吃不喝,自己却浑然不觉。“因为核酸结果有时效性,要赶紧出结果才行。”他说,“不单是我,大家都这样。”

在工作之余,他们也会互相打趣,给对方取绰号,苦中作乐。检验科副主任技师林律初,也是这次大筛查核酸检测的组长,就被同事封为“战神”。“因为他几乎从早干到晚,一天将近20个小时在工作。由于他要负责统筹,需要一直交流,现在喉咙已经嘶哑了。”罗满亮说。

“你要休息一下了。”每当发现有人工作时间过长,谢荣章都会提醒他们去休息,换下一个人轮班。尽管一边提醒着别人,谢荣章自己却一直待在科室,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回去休息2-3个小时,因为核酸样本中午才会送过来。只有时刻坐镇,他才觉得安心。


直面风险,奋战在离病毒最近的地方    


试剂配制、核酸提取、扩增检测……看起来每个有条不紊地操作程序背后,都是危险和希望并存。核酸检测时,标本要开盖进行核酸提取,震荡和高速离心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溶胶,危险无处不在,一旦操作不慎就有被感染的可能。

然而,这一整套程序,“检验人”一天却要重复上百次。他们对标本进行逐一反复核对,装包、封存、高温消毒等,每一步都要非常小心。所以每次走入实验室,大家都处于一种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

“不过在我们现有的防护条件下,如果按照标准按要求来执行,风险是在我们可控的范围。”谢荣章介绍,在没有疫情的时候,云浮市人民医院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召集基层检验师来这里培训,反复强调需要注意的细节,“不要感染自己,一定要保证自己的安全。”个人安全及实验生物安全、质量控制等。

尽管时间紧,任务重,但这次大规模核酸检测仍能高效快速完成。谈及原因,谢荣章总结了三个方面。

一是提前准备、早有预谋。在前期,云浮已经做了许多功课。去年9月,云浮市城市核酸检测基地开展了大规模核酸检测实战演练,让相关人员进一步熟练掌握了演练流程,为应对突发疫情时能及时、迅速、规范地完成大规模核酸检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闻令而动、团结一心。当发布核酸检测任务时,云浮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全科室人员第一时间回来帮忙,云城区、云安区、新兴县的检验人员也前来支援,迅速组成一支专业素质高、执行能力强的市级机动检测队伍。

三是分班分组、分工合作。整支队伍分为三个组(试剂配制组、样本制备组、扩增组),任命了三位小组长,确保核酸检测标本接收流程、试剂准备、样本制备、样本扩增、结果上报、后勤保障等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

“我们的检验结果能为患者的确诊、治疗以及密切接触者的追踪隔离提供研判依据、争取时间。”罗满亮说,尽管奋战在离病毒最近的地方,但能够为云浮作出一些贡献,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



来源:南方+

责编:黄进健

值班主编:区云波

热门评论
打开云浮通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云浮今起错峰返校,你需要知道…… 2022-02-14 12:28:11
坚持疫情防控不松懈 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2-02-12 10:32:23
坚持早干快干实干 全力以赴做好“三农”工作 2022-02-12 10:32:47
火线驰援 连日鏖战 防疫一线见证云浮公安力量! 2022-02-13 17:39:15
强化防控!云浮发布2号疫情防控通告 2022-02-09 22:57:31
抗疫“特种兵” | 核酸阴性的背后,离不开云浮这群“病毒检验人” 2022-02-15 09:02:40
孕妇厕所突然临盆 服务区“月嫂”紧急救助 2022-02-15 08:48:44
开学啦! 2022-02-15 08:41:25
云浮 : 下好人才“一盘棋” 谋好聚才“大文章” 2022-02-15 08:42:30
全省“三个100”活动入选名单正式公布 云浮入选名单有这些 2022-02-14 23:29:36
没看够!下载个云浮通呗! 粤ICP备12040101号-4
云浮通 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美丽云浮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