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电子设备高度普及的当下,电子垃圾带来的社会问题已经引发众多关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前,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向大会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子废旧物循环利用的建议》。他建议,在电子废旧物循环利用各环节中,严格落实个人信息保护操作规范,有效提升电子废旧物回收率。
图源:人民视觉
对于电子废旧物,如果直接丢弃,既不环保,又容易造成个人数据泄露;“深藏抽屉”,会造成资源浪费,与低碳理念相悖;循环利用,能够变“废”为“宝”,一举多得。
然而,我国的电子产品循环利用率较低。据《中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及综合利用行业白皮书2020》,现阶段我国每年电子废旧物处理量已达到8000万台左右。目前我国规范回收率不足20%,而欧洲已达到42.5%。当前存在的信息泄露风险令公众担忧,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电子废旧物回收率难以实现大幅提升。
保护电子废旧物中的个人信息,要让法律长出“牙齿”。《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个人的信息权益有了更系统的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处理活动有了更明确的法律指引。此外,2020年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明确提出国家建立电器电子、铅蓄电池、车用动力电池等产品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对于违规处理个人信息的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
保护电子废旧物中的个人信息,要用技术补上“漏洞”。一项名为“一种电子废物回收环节个人信息保护方法”的发明专利,颇为引人注目。该方法主要通过智能环保装备打印的二维码对废旧电子产品在回收、运输、处置环节进行过程追溯,保证废旧电子产品信息不外泄。我们要加大电子废旧物回收利用的技术研发力度,针对漏洞精准“打补丁”,切实解决公众的后顾之忧。
保护电子废旧物中的个人信息是一道必答题,需要政府部门、企业、个人共同应答,形成合力。政府部门要制定好政策,有力监督执行;企业要履行好社会责任,守住法律底线;个人要增强信息保护意识,持续提升防护技能。只要人人都行动起来、参与进来,个人信息保护的安全屏障就会得到加固,电子废旧物循环利用率就会进一步提高。
来源:南方网
责编:董琼
值班主编:区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