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云浮27年建市历史,此次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呈现出三个‘前所未有’,即市委对人才工作的重视程度之高前所未有,推动人才工作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人才工作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市委组织部作为人才工作的牵头抓总部门,要紧紧抓住此次大有可为的机遇,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关于人才工作的统一部署上来,深入实施人才“云聚”强市工程,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务实担当的责任感,加快构筑人才云聚新高地,为‘建设更高质量美丽云浮’蓄势添能。”在与记者谈起如何贯彻落实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时,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弘如是说。
实施“六大攻坚行动”
形成“1+6+2”的人才政策体系
王弘表示,此次会议,市委站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提出了全面发起“六大攻坚行动”的号召。为响应市委号召,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我市组织力量在“深调研”的基础上,围绕“六大攻坚行动”的要求,制定了《关于推进人才云聚强市工程的实施意见》一个总体方案,《产业人才计划实施方案》《教育英才计划实施方案》《医疗卫生英才计划实施方案》《机关事业单位紧缺人才计划实施方案》《中医药(南药)产业人才振兴计划三年行动方案》《柔性引进人才实施办法》等6份人才引育方案文件,以及《人才社区建设管理实施方案》《关于加强人才工作营造惜才爱才用才氛围的若干措施》等2个人才发展保障文件,形成了具有云浮特色的“1+6+2”的人才政策文件体系。聚力提高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人才集聚度,激励高端人才服务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储备党政后备人才力量等方面推动人才工作全面提质增效。
坚持“准、优、活”并举
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区域性人才高地
“《关于推进人才云聚强市工程的实施意见》等‘1+6+2’的人才政策文件体系顺应云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重点在‘准’‘优’‘活’字上做文章。”就如何落实“1+6+2”的人才政策文件,王弘提出。
要坚持服务大局,引才方向更加精准。要对标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六大战略”部署,聚焦云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围绕“十大产业集群”等重点产业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民生短板补齐以及干部专业能力提升等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提出实施产业人才计划、教育英才计划、医疗卫生人才计划和机关事业单位紧缺人才计划,以期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要坚持高端引领,引才对象更加优质。逐步形成“引进一名高端人才,激活一个团队,带动一个行业发展壮大”的聚集效应,新政策坚持向高端人才倾斜,重点引育具有核心关键技术的产业领军人才、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或正高级职称的教育医疗卫生人才。与此同时,兼顾基层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引进培育一批重点师范院校的本科以上人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的急需紧缺医疗卫生人才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紧缺专业本科以上人才,逐步构建高低搭配、质量均衡的人才引育格局。
要坚持刚柔并济,引才渠道更加灵活。按照“不为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在实施产业人才计划、教育英才计划、医疗卫生人才计划和机关事业单位紧缺人才计划等“刚性引才”的基础上,出台《柔性引进人才实施办法》,支持用人单位通过顾问指导、兼(挂)职服务、合作引进、联合攻关等多种形式,灵活引进对产业转型升级、社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并纳入相关人才政策的保障范围,进一步拓宽引才引智渠道,形成“刚柔并济”的引才格局。
营造人才发展优质环境
全力涵养“近悦远来”的良好人才生态
对于记者提出的作为欠发达城市,云浮将在营造人才发展环境上有哪些措施,王弘提出要始终把人才环境建设放在优先位置,全面优化平台环境、政策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用“千金市马骨”的诚意形成人才集聚的错位竞争优势。
要着力构建成就人才的发展环境。坚持用事业聚才育才,组织部门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进行跟踪培养,统筹考虑引进人才的成长规律和成长周期,及时把人才放在重要岗位进行历练,提前预留管理或专业技术岗位,为人才晋升创造条件。同时,定期从引进人才中择优调任公务员队伍,进一步提升人才发展空间。努力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舞台、畅通成长发展的通道,构建广纳贤才、人尽其才的干事兴业良好局面。
要着力营造爱才惜才的浓厚氛围。持续营造尊重人才、关注人才的浓厚氛围。努力在感情上亲近人才,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制度,由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直接挂点联系重点人才,协调解决人才实际困难;注重在政治上吸纳人才,适当提高引进人才在“两代表一委员”和劳动模范等荣誉评选中的比例;在宣传上重视人才,定期宣扬各类优秀人才的典型事迹,评选云浮人才“代言人”和“形象大使”。努力用尊才、爱才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断提高人才荣誉感、获得感、自豪感。
要着力打造精细周到的服务保障。聚焦人才关心的待遇、住房、医疗、配偶安置、子女成长、父母养老、创业扶持、金融服务等核心需求。以较高的标准,建立涵盖本科到博士直至高层次人才的立体综合补贴体系。同时,制定《关于加强人才工作营造惜才爱才用才氛围的若干措施》,通过新建高端人才社区或人才集中居住点、开通人才就医保健绿色通道、给予个税补贴优惠、优化人才评价考核机制等多项措施,打造全方位“一站式”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全力涵养“近悦远来”的良好人才生态。
“新政策聚力为人才营造优质的居住环境,通过建设一批高端人才社区和人才集中居住点,从‘一张床’‘一套房’的简单住房保障,升级到集党群服务、社交会客、阅读交友、休闲娱乐、健身运动于一体的多层次、全覆盖的人才住房保障服务体系。通过营造安心暖心的‘生活圈’,进而形成人才‘小生态’,不断增强人才荣誉感、归属感。同时,制定《人才社区建设管理实施方案》,按照‘突出重点,多点分布,统一管理’的原则,先行建设1个高端人才社区和3至5个人才集中居住点,主要服务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或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上高层次人才,并明确社区管理、公寓分配、配套服务设施等内容。为各类人才分层分类提供拴心留人的生活环境和干事创业的工作环境。”王弘说。
来源:云浮日报
记者:罗强
责编:麦月勇
值班主编:区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