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在广州开港。省政府领导、省人社厅主要负责同志及院士代表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省有关单位、高层次人才代表、相关机构出席本次活动,纽约、旧金山和东京三大湾区人才代表以视频方式发表致辞。当天,人才港与华为公司、南方航空、建设银行、深圳先进研究院、季华实验室等20家单位达成战略合作,12个优质项目进行路演,现场促成4个创新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是贯彻中央、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落实国家人社部和省政府战略合作协议的重大项目,是全国人才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创新,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建设。
人才港
坐落在广州市越秀区壬丰大厦,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内设人才公共服务中心、高层次人才创新交流中心、高技能人才创新交流中心等6个核心功能区,集合了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全国博士后创新示范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等国家级平台。人才港坚持面向海内外,服务大湾区,立足国际一流、国内领先,通过一流服务模式和一流服务硬件,以推动人才服务优化与人才成果转化为建设运营核心,一站实现服务、交流、展示、创新四大功能,率先建立“省级主港+市县分港”和“实体港+云港”的一体化服务体系,打造全球极具影响力的大湾区人才新平台。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良表示:“人才港为我们创造了广阔的科研成果展示平台,提供了便利的交流空间,为人才揭榜领题和成果转化落地搭建精准对接桥梁,将有利于吸引更多科技创新人才投身湾区。”
敢为人先
打造世界级“人才湾区”
近年来,广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坚持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为引领,围绕战略性产业发展需求,聚焦服务“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抓“湾区人才”工程,立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抓“乡村工匠”工程,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推动我省各类人才不断提质扩面,各项人才指标均居全国前列。我省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总量分别达到858万人、1762万人,连续三届世界技能大赛获得金牌数和奖牌数总量均居全国第一;博士后人才培养规模、新增人数均居全国首位,在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金牌、奖牌数“双第一”,为大湾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截至目前,大湾区创新能力已连续五年位居全国首位,深圳 - 香港 - 广州科技集群位列全球第二,科创企业蓬勃发展,区域内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61万家,世界级“人才湾区”起步成势。
勇立潮头
营造更优良“人才生态”
广东坚持以服务大局为核心,大力推进人才体制机制创新,充分激发大湾区人才活力。
聚焦要素融通,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通”和“社保通”。
取消港澳居民在粤就业许可,推进大湾区职称评价和职业资格“一试多证”,建设“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完善港澳居民在粤参保政策,实现社保卡加载金融功能跨境使用,港澳居民在粤参加养老、失业、工伤保险27.92万人次。
推进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搭建多种平台鼓励港澳青年到内地就读、就业、生活,为人才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流动创造便利条件,大力引进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共同建设大湾区。
先行先试
提供全方位“人才服务”
聚焦提升人才服务国际化水平,打造以人才港为龙头的一港、一园、一卡、一站、一库的“五个一”人才服务“广东样板”。
建设国家、省、市县三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体系,“一园汇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群,建成广州、深圳2家国家级以及汕头等5家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创新出台“人才优粤卡”制度,“一卡通用”让高层次人才享受医疗和子女入学等18项便利服务。
实施柔性引才机制,“一站对接”促成项目合作、技术指导、学术交流,已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13个地市建成人才驿站290个,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建立高层次人才信息数据库,“一库集成”人才信息、人才成果、人才流向,精准匹配高层次人才服务。
在人才港启动仪式活动现场,高层次人才纷纷表达对人才港未来发展的期待。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主任邓方阁表示:“通过人才港完备的服务体系,一定会吸引更多人才进驻广东,赋能湾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博士后高瑛表示:“人才港的便利服务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青年科技人才要挑大梁,当主角,更好地服务湾区建设。我相信不久后,这里就会成为大湾区人才的乐园。”
接下来,广东将牢牢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的重大历史机遇,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等重大人才平台为依托,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构筑人才集聚强磁场,让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东成为全球优秀人才成就事业、实现梦想的向往之地。
来源:广东人社
责编:苏鹏蕴
值班主编:区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