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山遗址位于郁南县河口镇和都村,是近年广东省考古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磨刀山遗址为代表的南江旧石器地点群的发现,填补了广东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将本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前提至距今数十万年前,是岭南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
发现、发掘过程
2012年11月至2013年1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云浮市博物馆、郁南县博物馆与罗定市博物馆等单位,在云浮市郁南县与罗定市境内开展南江流域旧石器时代专项考古调查,取得突破性收获,首次在广东发现旷野类型的旧石器时代地点(遗址)群。
2014年4月至8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云浮市博物馆、郁南县博物馆及罗定市博物馆等单位对郁南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进行抢救发掘,发掘面积200平米。
2014年6月,省文化厅原厅长方健宏到发掘工地视察工作时表示:磨刀山遗址对我省考古工作有着重大意义,将较大延伸云浮市乃至广东省的历史维度,争取将这一考古项目申报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14年7月,广东省文化厅、省文物局及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的磨刀山遗址考古发掘专家现场会。专家组一致认为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的考古发现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与社会影响力,该成果是广东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也是中国旧石器考古的重大进展。
2018年10月,省文化厅厅长汪一洋到磨刀山遗址调研时要求,要加大保护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文物部门支持,在探索人类文明的起源等方面逐步发挥遗址的学术价值作用。
发现、发掘成果
本次发掘取得突破性收获,在第四阶地原生网纹红土堆积中发现上、下两层古人类活动面,出土各类石制品近400件,揭露出较大面积的古人类活动区域。
1
发掘出土文化遗物(石制品)类别包括石料、石核、石片、断块、碎屑、石锤、石器、残石器及使用砾石等,涵盖从搬运石料、加工石器、使用石器到废弃石器的整个石器生产过程。石器主要类型有手斧、手镐、砍砸器与刮削器等。
2
发掘出土的石制品在各探方皆有密集分布,揭露出岭南及东南亚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同类遗址中罕见的古人类活动面。古人类在本遗址区的中心活动区域范围远超1000平米以上,是中更新世南江两岸古人类活动较为集中的一个中心营地。
3
目前研究显示,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的整体年代应为中更新世偏早阶段,距今约60—80万年,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
4
磨刀山遗址周边经系统调查已发现60余处旧石器地点,集中分布在南江盆地东北部,清楚展现出区域内由中心营地与临时活动地点组成的古人类栖居形态。南江旧石器地点群,不同阶段在原料利用、石器技术及工具组合等方面的差异,反映出南亚热带—热带过渡地区更新世气候环境变迁之下古人类适应行为的演进。
重要意义
郁南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是广东目前确认年代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存,填补了本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是岭南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
磨刀山遗址所反映的岭南地区早期古人类独特的石器生产活动和适应策略, 展现了岭南—东南亚地区与华南北部早期旧石器文化、古人类行为的联系和区别,对研究岭南——东南亚地区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的栖居形态与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南江流域旧石器时代早期至晚期的文化发展序列,为厘清华南-东南亚地区旧石器文化发展脉络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深入研究东亚和东南亚旧石器文化的关系、区域人类起源与演化历史等国际热点课题提供十分重要的新契机。
学术荣誉
保护与规划
为进一步提升磨刀山遗址的知名度,扩大“磨刀山遗址”文化品牌效应,增强云浮、郁南文化发展的软实力,我县重点推进磨刀山遗址公园项目建设,在上级主管部门及文物考古专家的指导下,统筹开展遗址保护和合理利用工作。
2019年,郁南县政府与中望(深圳)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共识、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预计总投资约21亿元,项目占地面积约6000亩,以磨刀山遗址文化为纽带打造磨刀山主体公园、观光农田、户外运动基地、水公园4大板块。
因地制宜建设南粤古人遗址圣地、古部落科技体验中心、古人部落情景生活体验区、越野车体验、山地自行车体验、花果山、南药基地、汽车营地、古人部落主题游戏区、古人部落表演区、景区接待中心等项目。
目前,磨刀山展示馆建筑已完成二层楼板封顶,现正建设外立面墙体。
珠江台新闻 观看 ▼
来源:珠江台、郁南县广播电视台
编辑:刘子雯
责编:严靖
主编:区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