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土集战役是华东野战军西兵团于1947年9月7日至9日,集中兵力在山东省菏泽县城以东沙土集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速决歼灭战,是华东野战军西兵团转入外线作战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为恢复和巩固鲁西南根据地创造了条件,打开了向豫皖苏地区进军的道路,实现了华东野战军由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转折。
南北对进动中布势。根据党中央“在鲁西南地区积极寻机歼敌”“全力贯注配合刘邓”的指示要求,1947年8月30日,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在向鲁西南进发的途中,针对国民党军调集优势兵力紧紧尾追,企图夹击我军于立足未稳之际的骄狂气焰和“山东共军已溃不成军,不堪再战”“鲁西南共军已陷入绝境”的错误判断,发出了南渡黄河、北进策应的命令,指示南渡黄河部队由北向南配合西兵团由南向北扫清鲁西南之敌。8月31日,第1、第3纵队从成武、定陶地区佯装“北逃”,诱敌向北追击,第4、第8纵队及晋冀鲁豫第11纵队尾敌向北。与此同时,陈毅、粟裕率华东野战军机关及第6、第10纵队和特种兵纵队向南疾进,于9月4日渡过黄河,至9月5日,华东野战军西兵团8个纵队在沙土集南北地区完成了集中兵力歼灭敌人的战役布势。
及时引导统一思想。鉴于“七月分兵”以来华东野战军面临的被动不利局面,针对部队官兵中出现的“求战心切”“被敌尾追,难以摆脱被动局面”“减员较多,消耗较大,部队实力大减”等不良思想倾向,粟裕于9月3日在华东野战军指挥机关干部大会上,作了关于7月份以来作战检讨和今后反攻形势的报告,积极引导部队正确认清形势,主动适应外线作战要求。9月5日,西兵团各纵队会合后,各级抓紧展开调查研究和谈心谈话活动,广泛深入了解部队思想动态;9月6日,及时组织召开纵队以上干部军事民主会议,重点阐述了如何处理打与走的辩证关系问题,着重讲清了早打的必要性和取胜的可能性,经过充分讨论,一致决定首先歼灭较弱的国民党整编第57师,而后视情歼灭敌整编第5师一部或大部。
创造战机围点打援。9月7日,在第1、第3纵队的引诱下,跟踪追击的国民党整编第57师与整编第5、第84师之间拉开了20余公里的距离。陈毅、粟裕当机立断,果断命令第3、第6(欠第17师)、第8纵队共8个师的兵力对敌整编第57师发起攻击,实施南北夹击。经半天激战,将其合围于沙土集地区,并不断缩小包围圈。9月8日,敌整编第57师多次组织疯狂反扑,华东野战军广大指战员士气高昂、英勇顽强,在无法隐蔽的开阔地上冒着敌人的炮火勇往直前,全部肃清了沙土集外围之敌,迫使敌不断龟缩,只能凭借沙土集坚固的外墙和外壕固守待援。9月8日18时,主攻部队发起总攻,随后第3、第6、第8纵队分别从北面、西北角、东南3个方向相继突入沙土集,在我军猛烈攻击和强大政治攻势下,守敌被迫放下武器,师长被俘。
与此同时,华东野战军第4、第10、第11纵队及第6纵队第17师在郓城及其东南、西南地区,依托野战工事顽强阻击敌整编第5、第84、第68师的增援,先后多次打退敌飞机、火炮、装甲汽车等支援下的猛烈进攻,并给予增援之敌重大杀伤。待敌整编第57师被全歼后,援敌惊慌失措向南撤退,依托坚固工事固守待援,企图聚力再犯。
鉴于难以继续寻歼敌整编第5师,且敌援军整编第75师已至济宁,9月12日,陈毅、粟裕决定结束战役,发布了调整部署和待机歼敌的命令,随后率领华东野战军西兵团向南挺进豫皖苏地区。
9月11日,中共中央致电华东野战军:“郓城、沙土集歼灭五十七师全部之大胜利,对于整个南线战局之发展有极大意义”。
沙土集战役全歼敌整编第57师9500余人,并大量杀伤和震慑了援敌,扭转了华东野战军在鲁西南地区的被动局面,实现了因粮于敌,提升了官兵士气,并迫使国民党军紧急抽调4个整编师火速增援鲁西南战场,有力策应和配合了我军在山东战场和大别山地区的作战。
沙土集战役是华东野战军西兵团在被动不利局面下,积极调动敌人、分散敌人,进而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对国民党军队实施的一次歼灭战。此役的胜利,得益于指挥员的沉着冷静,华东野战军指挥员通过客观分析、精准研判敌我作战部署、作战行动、作战特点、思想动态和战场态势发展变化,及时创造并捕捉有利战机,果断决策部署,变被动为主动;也得益于我军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战前华东野战军通过专门组织作战检讨反思和反攻形势分析,召开军事民主会议,广泛开展思想调查、谈心谈话、作战动员等活动,使官兵认清了形势、统一了思想、鼓舞了士气、凝聚了力量;更得益于我军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华东野战军西兵团通过隐蔽突然南进和佯装“北逃”,在运动中集中兵力,完成战役布势,通过示敌以利诱敌分散,通过走打结合创造有利战机,通过围点打援大量歼敌,通过审时度势的快打快撤挺进豫皖苏地区,进而实现了华东野战军由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转折。
来源:学习时报
责编:胡焕红
值班主编:区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