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更容易被电信诈骗?别不信,真是这样

2022-04-15 10:37:33 

提到电信诈骗,很多年轻人容易掉以轻心,觉得自己肯定能一眼看穿骗子的骗局。然而近日,据国家反诈中心公布数据显示,在2021年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者中,18岁以下占比2%;18至35岁占比65.5%;36至59岁占比31.3%;60岁及以上占比1.4%。从数据上看,最熟悉互联网的年轻人居然更容易被骗?这是为什么?

1.年轻才容易个人信息“裸奔”   

根据公安部的数据,如今电信诈骗的手段早已经“加速迭代”,分工越发精细。年轻人使用网络时间长,留下的信息多,更容易“裸奔”从而被犯罪分子盯上。站在旁观者的视角上看,很多骗局听起来都非常“儿戏”,非常容易看破。

但是被害者往往面临的是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针对被害人“量身定制”的诈骗剧本。当对方精准地说出你生活中的每一个行为、习惯后,骗局就变得难以辨识了。

2.年轻更容易成为目标

根据上海市公安局的数据,2021年在上海的年轻群体最容易中招的骗局主要是下面几类:

兼职刷单类诈骗之所以成为年轻人受骗最多的套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年轻人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同时网络上消费诱惑多。年轻人想要赚快钱,才会落入诈骗陷阱。

而高校中很多高学历学生被骗,还可能因为自己太自信了——“我这个学历,还有什么骗子能骗到我?”

△2021年3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一博士生被骗十多万元,登上微博热搜。

除此之外,年轻人还有一个容易中招的特质:那就是遇事喜欢自己一个人扛。很多的骗局,其实只要被害人和身边的人商量一下很容易就会看破了,而年轻人爱面子,遇到处理不了的问题不愿意求助,而这往往正中骗子的下怀。如果你不确定自己是否正在遭遇电信诈骗,把手机放下,和身边的人聊一聊,很多时候就能救你脱困。

3.国家反诈在行动

这两年,国家已经出台多套重磅举措严打网络诈骗。公安部已经建立了快速止付冻结机制,2021年,共紧急止付群众被骗款3291亿元,让正在打款的150万名受害群众免于被骗。工信部排查处置涉诈高风险电话卡9700多万张。最高法去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2.5万余件。

但不论如何,在电信诈骗面前没有所谓的“免疫人群”,被骗的人也不全是所谓的“笨蛋”,日常生活中始终要保持警戒心。公安部的《反诈骗灵魂8问》建议收藏一份在手机里,每天上网前看一遍,遇到不会处理的问题多向身边人求助,才能和诈骗套路彻底说拜拜。


源:央视新闻

责编:苏鹏蕴

值班主编:区云波

热门评论
打开云浮通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海报 2022-04-15 09:46:11
帮扶情深 携手共进 合作共赢 全力推动两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04-15 10:08:20
锚定目标 感恩奋进 突围争先 奋力推动我市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 2022-04-14 22:25:31
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 牢牢兜住我市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底线 2022-04-14 22:25:36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勇毅前行 不断开创美丽云浮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2022-04-14 22:25:41
罗定举行纪念蔡廷锴将军诞辰130周年系列活动 2022-04-14 17:10:56
云浮规模最大全科目考场开考! 2022-04-14 12:26:50
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 持续筑牢粮食安全基础 2022-04-14 08:55:52
年轻人更容易被电信诈骗?别不信,真是这样 2022-04-15 10:37:33
中国官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跨国有组织特征日趋明显 2022-04-15 10:36:51
没看够!下载个云浮通呗! 粤ICP备12040101号-4
云浮通 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美丽云浮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