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节令穿过酷热的大暑大步流星走向收获的季节,而立秋毫不犹豫地阔步而来,掀开了秋的篇章。
立秋节,也称七月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立秋,七月节。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 立秋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万物结实成形,收获的季节到了。古人根据物候的变化特征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秋风让人们感觉到了凉爽,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了;二候白露降,夜晚凉风刮来会有雾气产生,清晨凝结成了一颗颗晶莹的露珠;三候寒蝉鸣,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了。立秋之后,炎热不会迅速消逝,但是总会在不知不觉中渐渐转凉。
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相传在周代是日天子亲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嗥、蓐收的仪式,汉代仍承此俗。《后汉书·祭祀志》:“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荐宗庙之礼,名日躯刘。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而到了宋代,立秋那天,太史官早早就守在了宫廷的中殿外面,眼睛紧盯着院子里的梧桐树。一阵风吹来,一片树叶离开枝头,太史官立即高声喊道:“秋来了。”于是一人接着一人,大声喊道:“秋来了”“秋来了”,秋来之声瞬时传遍宫城内外。不等回声消失,盔甲整齐的将士们护卫着皇帝蜂拥而出,去郊外的狩猎场射猎,于是也就有了“一叶落知天下”的说法。
立秋以后,天空的高远与宁静已成了标配,偶尔有几朵白云在空中飞快地游移,很快奔向了诗和远方,只留下点点光与影的重合。万物经历了春天的萌芽、夏天的激情、终于沉淀出了丰收的样貌,走进了秋实的季节。立秋后的田野淹没在了庄稼和各种果子成熟的香气氤氲里。穿行在纵横交错的田埂小路,只见地里遍野的庄稼有了果实,玉米正在抽穗接棒,日渐丰盈,稻田被染成了诱人的金黄,棉桃心无旁骛地进行着幸福而宁静的孕育过程。树叶渐渐开始泛黄,在完成一个轮回后,又投入了大地的怀抱。原野上的小草,也不再像春天那样娇嫩、夏天那么绿意盎然,草尖已泛起了点点鹅黄。庭院里是那么热闹,葡萄满架、桔子满树、花开满园……一幅五彩缤纷的画卷正徐徐展开。勤劳永远是农人们最迷人的身姿,在这最忙碌也最开心的日子里,他们在广袤的田野里挥洒着满足的汗水、喜悦的汗水。
立秋作为秋之首,古代文人墨客纷纷吟诗作赋。自古以来,秋是寂寥和悲伤的象征,自然界万木萧条落叶纷飞,这些物象常使人产生心灵的共感。屈原曾有诗句说,“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叶落降,包含着无限的愁情思绪。曹丕的《燕歌行》也有同样的诗句“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诗歌展示了一幅秋色图:秋风萧瑟,草木零落,白露为霜,候鸟南飞……但这萧条的景色牵出思妇的怀人之情,映照出她内心的寂寞。杜甫的《登高》这样写道,“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常年在外,忽逢秋叶飘零,目睹苍凉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
立秋,其实也是一年中最富诗意的时刻,有许多诗人唱起秋的赞歌。王勃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意境极为开阔,成为了流传千古的名句。李白则以豪放见称,“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而对着寥廓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王维的《山居秋暝》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对秋天的感悟刻骨铭心而又深入浅出,物态自然,意象空灵,情与景融,意与境谐,俨然是一幅世外桃源归隐图。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立秋时节,它开启了繁华落尽见真淳的序幕,人们在享受着禾黍盈满的喜悦中,也收获着继续前行的力量……
来源:云浮日报
编辑:严靖
责编:黄泳文
主编:区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