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只有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才能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推动历史前进。
党的二十大将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重点部署未来5年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紧紧抓住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着力在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上下功夫,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体现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问题导向,展现了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担当,对开好党的二十大、谋划好未来5年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问题是工作的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0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我国发展进程中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砥砺奋进、攻坚克难,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取得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到了面前,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成为影响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最大障碍,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攻破的难关。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特别是随着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所谓不平衡不充分主要指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以及收入分配、发展水平和质量的不平衡不充分。进入新时代,我国城镇化水平逐年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推进,但是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城乡公共服务发展仍然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弊端仍然存在;随着各项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区域发展差距有所缩小,但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改变,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在经济总量指标和人均指标上均存在差距;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创新能力仍然不够强,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仍旧面临不少难题。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影响长远的深层次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面对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唯有勇于面对、迎难而上,打破发展瓶颈,拓展发展路径,提升发展水平,才能实现发展不断向更高层次跃升,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要大力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未雨绸缪,主动出击,谋划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更快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视察广东时,亲自为广东发展把脉定向,引领广东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行而不辍,履践致远。全省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总书记这次重要讲话同总书记对广东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结合起来,一体学习领会、整体贯彻落实,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深化落实“1+1+9”工作部署,抓住未来5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下大力气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扎扎实实办好广东的事,奋力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严靖
责编:黄泳文
主编:区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