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这是人类的终极追问,也是人类穷极一生,汲汲追寻的终极目标。
穿越万年,对话岭南先祖
探寻最早的“广东人”,一直是广东史前考古的重要学术任务。为填补广东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的长期空白,2012年11月至2013年1月,广东考古调查队在南江流域开展了旧石器专项考古调查。行至南江中游,发现了60余处的旧石器露天遗址,位于云浮市郁南县河口镇禾都村的磨刀山遗址正是其中之一。这也是首次在广东发现旷野类型的旧石器时代地点(遗址)群。
磨刀山遗址
4个月后,这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甚至有些奇怪的赤色山坡,成为了全国的焦点。经过考古队的抢救发掘,在磨刀山遗址出土了各类石制品近400件。通过发掘出的石斧、石镐等石器,考古学家们还原了岭南史前人类的生活场景,将来自远古先祖的智慧,重新展现在我们眼前。
磨刀山遗址展示馆内展示的石器仿品
磨刀山遗址和南江旧石器地点群的考古成果,更将广东最早的人类活动时间从距今13万年左右的马坝人时代,大幅提前到了距今约80-6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早期(与北京猿人同期),填补了广东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延长了岭南古代社会和文化历史的长度,也拓宽了岭南文化的深度。
岭南人对于终极三问的前两问,也有了一个新答案。
打造“岭南祖地”文化品牌,走“文旅+”乡村振兴之路
“悠悠南江,古韵留存。”作为岭南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2015年磨刀山遗址入选“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9年,被评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界对磨刀山遗址的历史、科研、文化等价值予以了更多关注。
磨刀山遗址获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为走通“文旅+”乡村振兴之路,云浮市不断深挖乡村文旅资源,开发乡村旅游线路、培育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构建乡村旅游产品新体系。而磨刀山遗址正是不可多得的文旅资源。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郁南县委县政府着手推进磨刀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系列工作,计划打造全国第二个、华南地区首个旧石器时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磨刀山遗址保护现场
如何保护和利用好文物?曾任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的童明康说:“像磨刀山这样的一处有关人类的世界遗产,它是非常重要的,世界各国都把这种东西当成国家的骄傲。对遗址本身要有很好的保护,同时对它又有很好的讲述和展示。这就是文物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保护在先,利用在后。磨刀山遗址第一地点为裸露的网纹红土地貌,考古发掘后的深坑虽均已进行考古回填,回填区域受水害侵蚀影响,坍塌、冲沟等病害较为严重,且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此外,第一地点区域存在坍塌、冲沟、不稳定土体等病害,对遗址风貌的保持构成一定的威胁,加上遗址核心区域无植被覆盖,缺乏必要的展示和参观设施。
为此,郁南县运用大遗址保护理念,对磨刀山遗址第一地点开展本体保护工程(一期),包括文物本体保护工程和标识展示工程两方面。“未来将再现‘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榜首的惊艳画面”,郁南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谢灿成说道。
目前,磨刀山遗址公园项目(一期)已完成了磨刀山遗址展示馆大楼主体、磨刀山遗址展示馆陈列布展、商业用房主体、遗址广场、环山道、景观雕塑、管理用房外立面改造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谢灿成表明,下一步,郁南县将以磨刀山旧石器遗址为核心,磨刀山遗址文化为纽带,打造南江流域文化旅游精品路线。未来,磨刀山遗址公园将建设“一园、两核、三产、四区”。“一园”为磨刀山遗址公园,“两核”为岭南祖地文化、磨刀山遗址新IP文化,“三产”为文旅产业、观光农业、康养度假产业,“四区”为磨刀山文化遗址保护区、磨刀山文化主题游乐区、特色观光农业休闲生态区以及旅游配套服务康养度假区四大区域。
且歌且行,奔向美好未来
乡村振兴不仅要“干好”,还要“唱好”。为积极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2022 年4月11日,乡村振兴音乐帮扶计划活动正式启动。
7月21日,以磨刀山遗址为创作灵感的《磨刀山》歌曲正式发布。歌曲的策划者、作词者蔡钢安(磨一刀)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歌曲创作的契机有三:一是为了响应广东省乡村振兴音乐帮扶的计划,干好的同时也要唱好乡村振兴;二是自己作为郁南人,对磨刀山有着特殊的情感;三是磨刀山的发掘即将迎来十周年,为了更好地推广磨刀山文化、南江文化,迎接下一个十年。
蔡钢安通过歌词,饱含情感地赞美了磨刀山这个岭南文化故乡。歌曲将人们送回混沌初分、人猿揖别时,古人磨石为刀、开天辟地的场景。
磨刀山遗址展示馆内复原的远古人类生活场景
“磨刀山是郁南第一文化名片,是云浮文化旗帜,是广东文化高地,是岭南文化摇篮,是中国文化重镇,是世界文化遗产。这首歌主要是歌唱'磨石为刀,开启山林'的精神,希望人们通过《磨刀山》这首歌,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蔡钢安铿锵有力地说。
长路漫漫,且歌且行。未来将去向何方?我们会交出更靓丽的答卷。
来源:南方都市报、郁南融媒
编辑:麦月勇
校对:刘子雯
责编:严靖
主编:区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