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青山,赢得未来”“创新直达实体经济”“两新一重”……5月22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但其中内容亮点不断,多项发展指标有了新突破,多项工作有了新提法。
记者梳理了其中的5个热词,从中可以看到广东未来的发展走向。
和往年最大的不同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
没有了硬性增速指标,可以更好地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稳住经济基本盘。其中尤为关键的是为企业减负,激发市场活力。报告提出,要坚决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到企业,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近年来,广东坚决落实落细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坚决做到该免的免到位、该减的减到位、该降的降到位、该缓的缓到位、该退的退到位。
今年一季度,全省累计实现减税降费693亿元。
与此相对应的是,最近4周,广东每周新登记工商户超过3万户。
一减一增,未来可期。
“两新一重”是本次报告的新词,主要指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为什么要建设“两新一重”?因为它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
作为经济大省的广东,对“两新一重”并不陌生。
比如,广东不断加码5G为代表的“新基建”。广东力争今年建设6万座5G基站,全省5G用户数达2000万,100M光纤用户占比提升到90%以上。
今年的联合国全球视频会议,背后是腾讯会议提供的全面技术支持。
在珠三角各个制造重镇,工业互联网也在广泛应用,5G产业园区形成聚集效应……
“两新一重”,广东有重拳。
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体现了大湾区在全国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位置。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已经满一年有余。面对“世界经济增长低迷,国际经贸摩擦加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粤港澳大湾区承担了在城市群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更为艰巨的任务。
前不久,央行等四部门出台26条金融举措支持粤港澳大湾区,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促进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创新水平、切实防范跨境金融风险五个方面提出26条具体措施。
在业界看来,上述举措的出台是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深度融合发展由“规划图”向“施工图”推进的重要一步。
要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就需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报告提出,大幅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出台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开放自主权。营造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不久前,广东自贸试验区刚满“5周岁”,11项新形成的改革创新成果在全省相关范围内推广实施。目前,广东也正争取国家支持尽快出台对港澳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及管理办法,推进建设实体化全球溯源中心、全球报关系统、国际分拨中心、全球配送中心。
广东自贸试验区今年怎么干,值得期待。
稳就业就是稳民生,也只有更多劳动者不断提升人才的职业技能水平,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的质量提升,拓宽就业渠道。
报告提出,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要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这三项民生工程已经成为广东带动技能就业创业、技能扶贫的重要抓手。
为提高我省技能人才待遇地位,促进技能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广东还将进一步健全技能人才激励政策。
来 源:南方+、南方日报
编 辑:黄祖圣
编 审:罗林坤
审 核:朱海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