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袁隆平儿子、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定阳北上内蒙古,继续“袁梦计划”。
来源:内蒙古日报
18日,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兴安盟分中心、中国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兴安盟试验基地(下称“一中心一基地”)落户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
同日,袁定阳和10名从事数字农业的青年来到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开展了“袁梦计划”二期发布会: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在兴安盟的盐碱地上种植耐盐碱水稻20万亩,帮助当地水稻种植户实现收入翻番。
袁定阳表示,研究中心将借助“一中心一基地”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实现袁隆平院士生前规划的“袁梦计划”,力争3年内实现兴安盟水稻每亩增产100公斤;培育兴安盟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稻新品种;实现兴安盟耐盐碱水稻种植面积3年达到20万亩。
2020年1月13日,袁隆平在三亚发布“袁梦计划”,在盐碱地上种水稻。这一技术既可改良盐碱地和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又可为沙漠地区的人口解决口粮问题,并实现种植户收入翻番。
根据《成都商报》2012年刊文介绍,1970年,40岁的袁隆平有了第三个孩子,取名袁定阳,三儿子学农,继承了他的衣钵。
报道介绍,1990年,袁定阳考入广西农业大学农业专业。1994年毕业后,他进入了当时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现为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96年,袁定阳又考入湖南农业大学遗传育种学专业攻读硕士。1999年,他进入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研究分子生物学,并获得博士学位。
回忆自己的求学经历,袁定阳说,“父亲不爱说教,从来没有指定我学什么,都是顺其自然的事情。”袁定阳觉得农业科技更实在,更有成就感,“超级稻亩产从800公斤到926.6公斤,就是实际的东西。”
此后,袁定阳一直从事杂交水稻的研究工作,主要从事水稻分子育种、水稻杂种优势理论与应用和第三代杂交水稻研发等研究,主持和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计划、省部重大等项目10余项。他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各一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项,发表科技论文60余篇,申请专利20余项(其中授权专利10余项)。
来 源:人民日报、综合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网、内蒙古日报、中国新闻社、澎湃新闻等
编 辑:罗晓婷
编 审:罗林坤
审 核:朱海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