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发展处处见活力 西郊街道:发扬“新峰路精神”打造康养胜地、和谐西郊
今年以来,西郊街道持续发扬“新峰路精神”,扎实做好疫情防控、民生实事和经济发展等各项工作。区委八届十五次全会召开后,西郊街道认真贯彻落实全会工作部署,围绕“康养胜地、和谐西郊”发展目标,持续推进各项工作实现新发展,辖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一起来看看。
西郊街道地处老城区,老旧小区较多,百姓对小区改造、人居环境提升的意愿和期盼较为强烈。在2020年以前,金苑小区C区还是一个无物业、无安防的老旧小区,这里的卫生和安保情况一度困扰着小区的居民。今年,在西郊街道和小区业主委员会的共同努力下,启动了计划总投资约153万元的小区改造项目,目前项目已经全面完工。
如今,记者在小区看到,这里楼面、道路十分整洁,停车位整齐划一,车辆有序进出。小区里的居民在修葺一新的凉亭里聊天,孩子们在旁边的健身小广场上嬉戏玩耍。居民们告诉记者,小区环境变好了,生活在这里也倍感舒心。
【小区居民:现在这里整个环境都还算可以。很整洁,大家在这里休闲比较舒服,停车线也划得很好,很整齐。】
【小区居民:这个小区做得很好,大家都很满意。有什么问题都可以跟业主委员会说,大家有商有量。】
和小区环境一样得到提升的,还有居民的自治能力。小区业主委员会自2020年成立以来,在道德模范熊永和以及一批老党员的带动下,小区党员、居民代表等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并依托网格化管理等制度,自主聘请保安、保洁员维护小区安全和卫生,共同维护好小区环境。
【金苑小区业主委员会负责人 熊永和:改造后,从治安、交通秩序、安全都得到了提升。接下来,我们会发挥业主委员会的职责,让我们小区改造好之后,不断巩固,好上加好。】
西郊街道在总结勤力苑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成功经验基础上,谋划了19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此外,望杏坊周边老旧小区建筑主体改造项目、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等也在有序推进中,更多群众将从老旧小区改造这一民生实事中受益。
【西郊街道党工委委员 朱淦文:下一步,西郊街道将推进望杏坊周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助力“一城两坊”建设,让更多老城居民享受我们老旧小区改造的成果,切实提升群众的满意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老旧小区改造是西郊街道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内容之一。今年来,西郊街道深入推进63件“我为群众办实事”、24件重点民生项目、272件民生微实事,特别是梅江区首家社区长者饭堂对外开放、对长约250米的山川亭道路升级改造等实事的落地见效,增强了辖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西郊街道黄泥墩社区,记者看到,这里作为望杏坊核心区,古民居修缮和周边基础设施建设正稳步推进中,当前重点在“塘、地、楼、房、沟、线”六方面推进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鹤和楼的修缮和提升工程已经全部完工;作为“士大夫田园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的“四口塘”,其排污、砌堤、栈道修建等环境整治工作也已经基本完成。接下来,望杏坊将重点围绕“名人名居四口塘、一街一巷三院落”的规划布局进行改造开发,同时计划引进企业打造商圈业态,将望杏坊打造成有现代客家风情的文化旅游景点。
【黄泥墩居委委员 陈嘉惠:下一步,我们将会对塘里面的淤泥进行清理,把它建设成景观池塘。现在我们也正在申请醉经楼和司马第这两个历史建筑的修缮资金,也有意向引入企业入驻,把望杏坊这里打造成旅游景点。】
区委八届十五次全会召开后,西郊街道更加明确发展定位和发展措施。接下来,西郊街道将围绕“康养胜地、和谐西郊”发展目标,加快推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发展壮大“医康养”板块;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加大望杏坊人文片区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力度,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同时将红军名将朱云卿事迹陈列室、百福堂、鹤和楼等资源串珠成链,开发“红色+历史人文”旅游模式;同步发展以桃西村为重点、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经济,撬动周末经济发展,促进文旅与美丽乡村建设深度融合。
【西郊街道党工委书记 李广兴:接下来,西郊街道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区委八届十五次全会的决策部署,乘着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双区”、“两个合作区”建设等东风,以“三新四讲”提升队伍战斗力,促进全域党建示范区创建、望杏坊活化利用、老旧小区改造、城乡环境面貌、社会治理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在群众摸得见、看得着的变化中彰显初心使命,奋力开创“康养胜地、和谐西郊”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