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关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带头提升组织力,突出政治功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对于巩固党的执政根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意义。
从管理学角度而言,所谓组织力,就是设计组织结构、配置组织资源、凝聚组织力量,并最终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它至少具有3个特征:组织力是组织内各要素有机结合形成的一种合力;组织力离不开一定数量的个人力,但不是个人力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组织者与组织成员的相互作用,迸发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新的强大力量;组织力是一个组织是否具有生命力的体现,关乎一个组织的兴衰成败。
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基层党组织凭借自身的组织体系和组织资源,动员、引导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贯彻党的决策部署、参与社会治理、推动改革发展等的能力。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一是政治领导力。坚持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定位,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落到基层,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组织覆盖力。建立严密完善、坚强有力的组织体系,有效覆盖基层社会各领域各群体,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
三是群众凝聚力。让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深深植根于群众之中,坚持党的根本宗旨不动摇,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偏离,严守党的群众纪律不松懈,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组织引领群众听党话、跟党走。
四是社会号召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力量、组织功能,用共同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最大限度地把群众组织起来,最广泛、最有效地动员一切力量,汇聚成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磅礴力量。
五是发展推动力。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将组织资源转化为推动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发展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推动发展活力。
六是自我革新力。基层党组织正视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改革创新精神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永葆生机活力、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直接关系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组织力是内核,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是外在表现;组织力越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必须更加注重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把党员组织起来,把人才凝聚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为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团结奋斗。”这既是基层党组织提升组织力的基本指向,也是检验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强弱的基本标准。
一是把党员组织起来。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也是党的“活动主体”。各级党组织只有把广大党员组织起来,才能形成坚强战斗堡垒。如果党组织对党员没有号召力,党员对党组织没有向心力,其组织力也就无从谈起。基层党组织要通过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使党员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感情上信赖组织。
二是把人才凝聚起来。《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规定,党支部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发现、培养和推荐党员、群众中间的优秀人才”。基层党组织要着力发现人才、团结人才、凝聚人才,把政治靠得住、工作有本事、作风过得硬的人才,尽早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要善于培养人才、用好人才、激励人才,为各种人才提供更多的学习展示平台和干事创业机会,使其始终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
三是把群众动员起来。组织动员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也是基层党组织的基本功能。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将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为完成党的政治任务、实现党的战略目标提供力量源泉。
有的站位不高,把政治建设视作上级组织和高层领导的事情,认为离基层远得很,在旗帜鲜明讲政治上“理不直气不壮”;有的只会照本宣科、不接地气,说服力和感染力不强,尤其是缺乏与年轻党员干部相适应的话语体系;有的用心用力不够,特别是对意识形态工作不积极不主动,对网上网下各种歪风邪气、错误言论不斗争不抵制,等等。
一是“支部建在处室”的要求没有完全落实。目前,市直机关仍有部分单位的内设处室可设独立支部,但仍为联合支部;在区县机关,一个部门建一个党支部且不设党小组的现象更加普遍。二是“支部建在网上”才刚刚起步。有的支部还没到线上去,有的虽然上了网,但只是搞组织架构的网上复制,往往有覆盖没连接、有连接没互动、有互动但效果不好,实际组织化程度较低。三是一些群团组织的隶属关系、工作机制与机关党组织不相一致,不便于加强党建带群建。
不少机关党支部由于职能职责的原因,并不直接面对群众,缺乏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内在动力和有效途径,在群众工作方面往往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结果。比如调查研究“走马观花”多,帮助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少;组织大队伍搞集体性志愿服务活动多,结合机关党员自身优势与基层群众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志愿服务少;对基层干部和群众居高临下指手画脚多,设身处地维护其利益少。
一些机关党支部特别是内设机构党支部,相比较于街道社区、农村党支部,直接掌握和能调动的资源有限,难以解决党员、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因而在工作推进上,往往重组织发动轻个人自觉、重普遍要求轻个体需要、重强制管理轻关心关爱,加上党组织活动习惯于“体内循环”、自说自话、自娱自乐,其他人既不了解也不理解,以致在党员和群众中认可度不高、威信不足、号召力不强,难以做到“一呼百应”。
一些机关党支部研究谋划党建工作时,游离了中心,偏离了大局,导致支部工作与业务工作脱节、服务中心与建设队伍脱节、党建要求与党员需求脱节,形成了“两张皮”。
据调查,55%的市直机关党员认为现在的组织生活“形式单一乏味”,27%认为“内容平淡枯燥,针对性差,缺乏吸引力”。特别是批评和自我批评表面上中规中矩,实际上“公式化空泛化套路化”严重,难以起到红红脸、出出汗的效果。
提升组织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应以支部工作条例为基本遵循,立足于机关党支部的特殊地位作用,根据党员队伍和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从以下5个方面重点着力。
一是持续深化政治学习。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头等大事,充分运用“三会一课”、党员讲习所、在线学习等平台载体,持续学、系统学、跟进学。二是切实加强政治历练。探索建立党员干部政治锻炼机制,加强政治能力训练。扎实开展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德、以案说责专项警示教育。建立健全政治能力考核评价机制,结合民主评议党员探索开展政治体检。三是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模范执行党中央和上级组织的决议决定,真正把“四个意识”“两个维护”“三个表率”体现在岗位上、落实到行动中。加强支部微信群、QQ群等阵地管理,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对各种歪风邪气、错误言论敢于亮剑。在联系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既理直气壮讲“大道理”,又生动鲜活讲“小道理”,教育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
一是优化组织设置。按照“支部建在处室”的原则,凡是3名以上党员的处室原则上都应独立设置党支部。根据地域相邻、职能相近、优势互补等因素,广泛开展跨处室、跨部门、跨领域的支部联建;以线下党组织为依托,探索建立网上组织体系,运用互联网思维、平台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党建工作,提高覆盖面和影响力。二是理顺组织关系。按照与机关党组织隶属关系相一致的原则,理顺机关各级群团组织的隶属关系,建立“政治对标、组织对接,资源共享、活动联办,同向发力、同步推进”的工作机制。三是配强组织力量。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在选拔党员处室负责人时,将其能否当好支部书记作为重要前置条件进行考量。每年对党支部书记集中轮训一遍,并逐步实现支部委员、党小组长培训全覆盖。
一是在服务中心大局中树立威信。把党建工作与重大任务深度融合,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攻关小组,开展“我为岗位添光彩”“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等活动,把上级要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效果。二是在密切联系服务群众中树立威信。探索试行在职党员加入居住地业委会等方式,推动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机关党员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知识培训,引导其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三是在持续改进作风中树立威信。深入查找“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动向新表现,尤其是会议多、文件多、考评检查多和懒政不作为等“三多一懒”突出问题,采取过硬措施加以整治。加强基层单位、窗口单位管理监督,全面推行为民服务微信扫码即时评议。
一是认真落实组织生活各项制度。严格执行“三会一课”、谈心谈话等组织生活基本制度,全面推行支部主题党日,总结推广清单管理、过程记实、监督提醒、积分管理、评星定级等有效做法,确保规定动作不走样,切实解决“吃饱”的问题。二是着力提高组织生活质量。督促做好理论学习“加法清单”和具体问题“减法清单”,试行党员民主评议结果“末位警示”;采取请进来、走下去、交叉式等适当方式,探索开展开放式组织生活;积极运用“两微一端”等信息化手段,探索开展网上微党课、微讲座、微讨论等形式的组织生活,增强吸引力、感染力,不断解决“吃好”的问题。三是发挥组织生活对党员的约束和监督功能。大力营造党内充分发表意见、平等讨论的氛围,支持和鼓励党员讲真话、实话、心里话。及时发现和纠正党员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一是强化经费保障。支部无论是开展党员学习教育活动,关怀慰问婚丧喜庆、生育、生病的党员及其家人,还是开展扶贫济困、结对共建等工作,或多或少都需要一定的经费和物资保障,除加大党费返还比例,还应多渠道解决。二是增加支部话语权。机关党员干部都有追求进步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党支部直接教育、管理、监督党员,最熟悉党员的情况,有权对其任免、调动、奖惩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受到应有重视。在党内选举、决策中,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三是加大考核权重和考核结果运用。在机关年度考核和评先评优中,加大对支部工作的考核权重,增加支部书记对党员的考核权重,并把党内表彰奖励与行政表彰奖励同等同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