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雅书画
创新是句廉价的谎言
人物周刊:2000年,你有“1968-1999素描油画展”,去年续上“归国十年油画速写2000-2010”,这是对自己职业画家的生涯有所交代吗?
陈丹青:2000年展事是清华美院办的。去年中国油画院老同学让我长期使用天窗画室,临了希望挂一挂,大家看看。可是向谁交代?为什么非要交代?市面上展览太多了,我几乎不看,也不想到给人看。
人物周刊:在画画这件事情上,你有没有技艺上的、心理上的,或者二者相交织的几个阶 段?现在你对画画,是什么样的心情?
吴冠中《裸女》
陈丹青:不管在不在画画,我每时每刻惦念技艺,抽筋似的:下一笔怎么接?横向还是倾斜?笔锋摁下去还是轻轻扫?等等等等,一连串密集的来自潜意识的动作反应,那是艺术家 的恒常心理。
传统艺术就是技术,别的全是扯淡。当然还得跟一句:技术再好不等于艺术。但严格说,艺术、技术,不过是词语,一幅画 永远无法和词语对应。艺术派或技术派争论,都是词语的三岔口,我不参加。
我对画画这件事什么心情?刚才说了,男孩使劲抓牢一件什么东西,无所谓心情不心情,他根本顾不上。上海夏天发大水你见过吗,小孩子喜欢上街趟 在脏水里暴玩,娘或姨死命喊、骂、拖拉、拽 打,孩子死命不肯挪步啊。
丰子恺漫画
人物周刊:大凡,所有的职业都要面对一种因重复而生的疲劳和倦怠。对画画,你有疲劳感么?它的产生是否有大环境因素?
陈丹青:当然疲劳,也会倦怠。但和单位听报告的倦怠,整天开电梯的疲劳,完全两回事。“大环境因素”是指什么?人喜欢艺术,不可理喻的。
有谁逼着弗洛伊德87岁还要画画吗?或者逼着他在乳房部位再画第九十八遍?没有,可是老家伙非得那么干,你怎么办。
董其昌 秋亭晚山图 对屏
人物周刊:吴冠中画了一辈子,他讲过:“我不愿我的孩子学画画,画画太难了,创新太难 了,不创新又没出路,太苦了。”你可曾为“创 新”这东西受折磨?
陈丹青:第一句话,我默认。我从未要孩子学画画。下面四句,既没想过,也不认同:画画 是“很难”,但也很容易,因为快乐,因为享受。
“创新太难”,我从未试图创新。“文革”时听着美术圈整天价“创新创新”的,我就厌烦。那是意识形态词语,创什么新?还不是要你画工农兵!“不创新就没出路!”没出路就没出路。画画不是为出路,是为喜欢。“太苦了”,赶紧找甜蜜的路数啊,画画原是自找的,“太苦了”?
人物周刊:一页一页临摹日本珂罗版唐太宗书帖和淳化阁帖集,或者用油画来临摹董其昌或王时敏,是你的创新么?
陈丹青:创新是句廉价的谎言,等同空话。我稍微在意此前别人做过没做过,是否这么做。这其中,略微可能找到一点点自己的可能性。
画画册,事属偶然,因纽约大画室那整条街给 卖了,我挪到小画室,于是摊一地画册,自己画画。但我没做过调查,不清楚此前哪位家伙画过画册。
陈丹青《作为作者?》NO.11
2010年作 日本珂罗版唐太宗书帖之二 油画画布 镜框
回国之初,这些画被同行和理论家反复嘲笑,过了几年,有年轻人开始画各种书,又有若干观念艺术家忽然惦记董其昌。但我也没雇佣侦探做调查,不敢说人家是看了我的画。
如果哪位画家焦躁,那是他不太会画画
人物周刊:当你问那个女模特,对你画室里的哪些作品有印象时,她指指煤矿工人那批说:“你好像懂他们。”你觉得自己真的懂得他们吗?在你看来,画家跟现实之间,应该是怎样的关系?
陈丹青:那位女模特说得有意思,简直懂修辞。我不知道自己懂不懂矿工或农民,但我一 定弄不懂当官的、谈生意的、玩儿金融的,还 有毫无表情的科学家,不,一点都不懂——这就是我和现实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我总是难以和现实理顺关系,而且不想理顺。
董其昌 仿北苑笔意 立轴
人物周刊:你说“现状不算美术史”,怎么讲?
陈丹青:现状,就是几万几十万少年人排队领取准考证,然后几百万家长给保安拦在外面, 瞧着孩子进考场。在国外,现状是指许多许多 艺术家苦苦地等,抽烟抖腿,盼着买家或策展 人。
中国艺术家聪明多了,他们创造许多学院、画院、研究院,印了许多附有各种头衔的 名片,每一头衔代表一份价格,这一切正在成 为中国的现代美术史——真的美术史是什么呢, 是一声不响的大规模淘汰。
唐寅《春宫图》
人物周刊:“中国最好的人体画,其实是春宫”,能就东西方的人体画展开谈谈么?
陈丹青:古典中国绘画出现裸体,只有春宫 画。所谓“最好”,是指春宫画不同画手的高低 雅俗。画交媾与画人体,两个概念,都没错。
但要回答为什么偏偏希腊人公然崇拜一丝不挂的身体,中国人偷偷画男女在床上篱下玩,需要很多很多知识和学问,我也巴望找人展开说说呢。
陈丹青 山水 字对与春宫 62×76 布面油画 1999
人物周刊:如今作画的时候,会不会想起一篇媒体约稿没有完成,一次大学演讲要做准备, 还有一场电视访谈就在眼前……会不会因此笔触 焦躁起来?
陈丹青:不会。我原是快手、急性子,近年也 不免忙碌,但到这年岁,不会焦躁。不会。第 二,谢天谢地,一画画,你不可能焦躁。瞧着模特与画布,你会激动,紧张,但不会焦躁。
王时敏 仿古山水图册 仿倪瓒
绘画的过程,天然地安静而专心。如果哪位画家焦躁,那是他不太会画画,才分有限,或者,他不那么喜欢画画,其实不该画画——当然,考试百分之百逼人焦躁,逼人得病,甚至自杀。你试着想想莫扎特如何参加我们的统一考试?
有考试就没有艺术
荒芜的青春岁月,甫一进入艺术领域,陈丹青与好友“想画什么就画什么”,不按部就班,从兴趣出发。结合自己的艺术成长经历,对照当下的艺术招生与考试,陈丹青说:“我们很幸运我们成长时没有考试,有考试就没有艺术。”
艺术意味着一种自信和一种独立性,而考试把你造成一个听话的、按部就班的、被动的人。现在美术学院教育结构上分成了一年级、两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一年级可以画什么、不可以画什么,到了二年级一定要画什么、一定不能画什么。
齐白石自画像《老当益壮》
但回看我们的成长经历——我们那时候没有这些。我们一出来就画自画像,就临摹,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当然有点不按部就班,但是人的才能有时候不要小看,尤其小孩子不要小看,他有所有的感情,所有的表达能力。
这个就看你怎么画,所以现在中国的艺术教育把简单的事情弄得很复杂,可是又把很复杂的事情弄得很简单,人的才能、人的性格、人的感情是无穷复杂的,他却弄得很简单,先解决这个问题、再解决那个问题,扯淡嘛,完全是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