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辖郡最多的州——泷州
州、郡本是同一级别的行政区划。中国历史上州、郡互设,或郡或州。东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州下辖郡县。明清时期的“直隶州”与府同级。非直隶州称散州,级别与县同。
云浮地区设“州”级行政区划,起自南北朝时期,此后直至清末,大部分时间均有“州”一级行政区划的设置,不过有时称州,有时却称郡。云浮历史上辖郡县最多的州是泷州。
泷州建于南朝梁普通四年(523年)。
南朝梁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时期之一。北方战乱频频,中原人民大批南逃,大批官吏、豪族亦随之南徙,直抵今两广地区。道光《广东通志》载:“东晋南朝,衣冠望族向南而迁,占籍各郡。”由此引起南方政局发生重大变化,这就是大量增设郡县,以安置南迁的豪门巨族。南方原有郡县,一郡分为数郡,一县析为数县。在郡县之上再设一个“州”级政权,实行州、郡、县三级政权体制。在这一背景前提下,今云浮市境内设有3州:新州、泷州和建州,州下设郡,郡下设县。根据2005年版《广东省志•大事记》记载,新州下辖新宁一郡,建州下辖广熙一郡。而泷州辖平原、罗阳、开阳三郡。
泷州所辖3郡,郡下辖县较少。泷州平原郡只辖龙乡县一县。泷州州城、平原郡城、龙乡县城同在一地,即今罗定市太平镇潭白行政村内。龙乡县辖地大致包括今罗定市的罗镜镇、太平镇、分界镇及信宜市的思贺镇等地方。
泷州开阳郡只辖开阳县一县。郡治、县治同在一地,即今罗定市船步镇甘步村委旧县村。船步圩旧称开阳,就是昔日曾设开阳郡和开阳县之故。开阳县辖地包括今罗定市的船步镇、(lang)塘镇、罗平镇、金鸡镇的全部或部分地区。
泷州罗阳郡只辖罗阳县一县。罗阳郡治及罗阳县治地处何处史书说法各异,1995年12月版《郁南县志》认为在今罗定市与岑溪市、郁南县3县(市)的边缘地方。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10月版《广东省今古地名词典》载:“罗阳县,南朝梁置。为罗阳郡治。治所在今郁南县西南。”在第一轮修志的1986年前后,罗定曾有学者指出罗阳郡治应在今泗纶河附近的泗纶圩。当时,县地方志部门曾派员前往考察,发现罗镜圩东面有小地名叫“罗营”,也许就是由“罗阳”演变而来。罗阳县辖地大致包括今罗定市、郁南县、信宜市和广西岑溪市等县(市)相邻乡镇。
南朝梁时,在今广东省境内曾设11州38郡,今云浮境内占了3州5郡,尤其是罗定地区设1州3郡,各郡辖县虽少,却反映了云浮是南北朝时期广东郡县最稠密的地区。虽然这些政区部分是侨置州郡,但到底反映了封建王朝对今罗定乃至云浮地区的高度重视。
隋大业三年(607年),泷州改为永熙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永熙郡复为泷州。初辖泷水、开阳两县。到唐贞观十八年(644年),增辖永宁县、安南县。泷州所辖四县,辖地包括了今罗定市全部及郁南县、云安区、信宜市的大部分或部分地方。
唐天宝元年(742年),泷州易名开阳郡,仍辖原4县。开阳郡共存在16年。
唐乾元元年(758年),开阳郡复称泷州,仍辖泷水县、开阳县、建水县(由永宁县改称)、镇南县(由安南县改称)4县。
北宋开宝六年(973年),撤销泷州,开阳、建水、镇南3县并入泷水县。
自唐贞观十八年(644年),永熙郡复称泷州开始,至北宋开宝六年(973年)长达330年(内含改称开阳郡 16 年),泷州一州辖 4 县的体制不变。
自南朝梁普通四年(523年)设州,到北宋开宝六年(973年)撤销,泷州共存在 450 年。
来源:方志云浮
责编:植发炜 杨再佳
值班主编:区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