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 给生活做减法,给思想做加法

2020-06-06 18:07:30 

瓦尔登湖



在1989年春暖花开的一天,诗人海子带了4本书去了山海关。在那个地方,他的灵魂乘着火车去了他想去的地方,肉体却再也没有回来。这4本书里的其中一本就是《瓦尔登湖》。



书籍介绍  


书名:《瓦尔登湖》


作者:[美] 亨利·戴维·梭罗 著;潘庆舲 译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简介:本书描写了作者梭罗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妙历程,是梭罗在瓦尔登湖林中两年零两个月又两天的生活和思想记录。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书,它向世人揭示了作者在回归自然的生活实验中所发现的人生真谛——如果一个人能满足于基本的生活所需,其实便可以更从容、更淡定地享受人生。


亨利·戴维·梭罗



我希望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尽可能活出自己,并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梭罗


推荐理由  


英国著名小说家乔治•艾略特称:《瓦尔登湖》是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一本智慧的书。它适合在寂寞和恬静时阅读,静静地读,读得静静......”



梭罗选择瓦尔登湖畔为未来住所,就地取材,亲自搭建小木屋,种庄稼、栽蔬菜,过着独立不羁、悠闲自在的生活。书中扑面而来大自然的清新气息,以及充满风光旖旎的田园般的魅力,仿佛能让人看到王维笔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风景,也似乎能感受到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



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简单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人们很容易把《瓦尔登湖》看成逃避现实的隐士幽居胜地或者世外桃源,但事实上,这恰恰有违梭罗的初衷。


梭罗在书中开宗明义地说过,自己之所以入住瓦尔登,是要探索生活的真谛,思考人与大自然这个重大问题,显然不是消极的、出世的,而是积极的、入世的。实际上,梭罗入住之后,并不是茕茕孑立,与人老死不相往来,恰好相反,他一方面经常出门走访,回康科德做学术讲演;另一方面,也有各种各样的访客专程登门造访,有的还冒着大风雪赶来,与他倾心交谈。可以看出,梭罗始终置身于这个社会大家庭中。


这本书看似是关于一个人在野外如何独立生活的故事,但实际上是简单生活的权威指南,是对大自然的真情描述,是关于“一个人到底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的启示录。


阅读延伸  


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年7月12日~1862年5月6日),美国作家、哲学家,超验主义代表人物,也是一位废奴主义及自然主义者。梭罗毕业于哈佛大学,曾协助爱默生编辑评论季刊《日晷》,其思想深受爱默生影响,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1845年,他在距离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自耕自食,体验简朴和接近自然的生活,以此为题材写成的长篇散文《瓦尔登湖》(又译为《湖滨散记》),成为超验主义经典作品。


梭罗才华横溢,一生共创作了二十多部一流的散文集,被称为自然随笔的创始者,其文简练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性,在美国19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而《瓦尔登湖》在美国文学中被公认为最受读者欢迎的非虚构作品。


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他试图鼓励人们要简化生活,将时间腾出来来深入生命,品味人生。他通过自己的生活实验,告诉世人不要被纷繁复杂的生活所迷惑,从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他认为:假如人们能过宇宙法则规定的简朴生活,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焦虑来扰乱内心的宁静。



来源:云浮日报微信公众号

图片来自网络

责任编辑:植发炜 李艳

值班主编:区云波

热门评论
打开云浮通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夜读 | 给生活做减法,给思想做加法 2020-06-06 18:07:30
你的眼睛“有话要说” 2020-06-06 18:07:14
近日闷热多雨,菌类探出小脑袋……但是请勿采摘! 2020-06-06 18:07:02
点赞!他们写给战“疫”英雄的信获奖啦! 2020-06-06 17:43:23
助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广东出实招 2020-06-06 17:40:50
云浮市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2020-06-06 17:40:12
做群众的“贴心人” ——访云浮市政协委员周红益 2020-06-06 17:38:40
坚持为民解困为民解忧 ——访云浮市人大代表莫球兴 2020-06-06 17:38:32
始终关心乡村发展和百姓生活 ——访云浮市人大代表覃红梅 2020-06-06 17:38:22
推动中医药与文旅产业发展 ——访云浮市政协委员陈丽明 2020-06-06 17:38:13
没看够!下载个云浮通呗!
云浮通 美丽云浮 共同缔造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