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在郁南县建城镇合村石板面自然村,这里地处通门镇罗沙、顺塘村与大方镇大方、三和村相交的大山深处,自然生态、绿色环境之美就不用说了。然而,早在20世纪70年代,这里交通闭塞,那时候,从老家山道通往建城公社车滘大队沙土公路有15公里路程,通往通门、大方两地的沙土公路就更远了。据《郁南县志》记述,明朝初期,这山道曾是古“西山大道”的支道,当时人来人往,较为繁华,如今一路两旁还可看到明朝时的民居石基遗迹。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山道变得越来越冷清了。相传,20世纪40年代,由于山村人口较少,加上经济落后,山道逐渐变得杂草丛生,路面不到80厘米宽了。山里人的生产生活与出行,靠的就是这条山道了。
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我读小学之后,与山道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天上学,走的是这条山道;去田地劳动,走的也是这条山道;去附近的中心村购买日用品,走的还是这条山道。当时,山里的大人们实在太辛苦了,凡收获农副产品、销售农副产品与外出购物,全部用肩挑着在这崎岖的山道上来回走,大部分路段还要上坡下坡拐大弯小弯。记得我9岁那年,学校搞勤工俭学,每人要完成一条4米长的杂木条,要用肩扛着走到15公里远的国营收购站去卖,到半路的几个急弯山道时,因木条太长弯太急,一个人扛着不能过弯路,只有团队合力──三四个人共同一条一条地把木条抬过弯道。到70年代中期,大队党支部为了拓宽山里的道路,发动群众自力更生,用锄头、铁笔拓宽山道,但山道太崎岖,加上大多数是石山,经几年的辛勤劳动却收效甚微,只能使小部分山道能骑自行车。
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之风吹到了大山深处,在公社党委及大队党支部的高度重视下,多方投入资金,加上当地群众义务投劳,用人力挖山,用铁钎凿石,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用了两年多时间开通了能行驶手扶拖拉机的机耕路。村民们出售农副产品,从外地购买物品回山村时,较重的东西可用手扶拖拉机运输,一般的可用自行车运输,初步解决了世世代代用肩挑东西的难题。但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路滑,不但人们出行受困扰,而且导致行车难现象;尤其是夏季,一连下几天大雨,加上手扶拖拉机的反复碾压,有的路段路基下陷,有的路段路面塌方。
到了2000年左右,在全省实现“村村通公路”的号召下,经过多方努力,水泥硬底化道路终于通到了合村村委会所在地。但是,从村委会所在地通往各个自然村的村道还有6公里多,且是最崎岖、修路难度最大的路段。其间,村民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摩托车、小货车逐渐进村入户,村民们对修建水泥硬底化村道的呼声越来越大了。但是,终因山道太崎岖陡峭,未能如愿以偿。
直到2008年,由于家乡及其邻近几个村属于革命老区村,经村委会逐级申请建设老区村道,很快获批,到2009年底,水泥硬底化村道通到了大水中心村,从中心村到我老家的自然村村道仍有2公里左右。可这段路,与通门镇罗沙村里龙自然村共用,分别由建城镇与通门镇共同申请才能立项报批修建。
到2013年,村道终于迎来脱胎换骨的契机。经多方协作,正式修建家乡至里龙村相交的革命老区村道。不到一年时间,这条宽3米多的水泥硬底化村道建成通车了。就这样,平整的路面、显眼的交通标识、拐弯处的透明镜子……处处彰显着山村道路交通质量的改观。昔日羊肠小道、狭窄坑洼、村民出行不便的状况,已经成为过去。
如今,大山深处的山道变成了水泥硬底化村道后,进县城从昔日的4个小时缩短为1个小时,不少村民从山村进县城乃至肇庆、广西等地,吃完晚饭才开车回家还不晚呢。
俗话说:路通财通,道畅民富。家乡丰富的农副产品、土特产,因为交通的便利,运输成本降低了,经济收入提高了,在山村常住的村民家家户户都建起了楼房,有的办起了家庭小农庄。有的从山村外出工作的人,退休后选择回山村休闲、养生。
我虽然离开这大山40多年了,但依然深深眷恋这大山,常常开车回乡。开车回乡一进入这大山深处的山道,山道依着山谷,穿过郁郁葱葱的山林,仿如一条绿色的绸带,在遮天蔽日的山谷延伸,时而上坡,时而下坡,时而拐弯,有时还要拐很急很急的大湾……小车在这绿树掩映的山道上只能缓缓行驶,打开车窗,空气格外清新宜人,前方绿树、绿草、野花等美景尽收眼底。
无论开摩托车还是开小车行走在这段大山深处的山道,简直是一种美的享受。(罗荣南)
来源:云浮日报
责编:严靖
值班主编:区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