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郁南县桂圩镇,群山环抱中有一所小学叫罗顺小学,她是我的母校。
俗语说:“深山出格木”“寒门出贵子”,恢复高考以来,从这所乡村小学走出了十多个名牌大学生,一时传为佳话。
这所学校历史悠久。据老一辈人说,学校所在地很久以前是一座寺庙,香火很盛,旁边有一条山涌因此得名叫“新庙涌”。后来这座庙辟出一部分做私塾学堂,解放后拆除了庙宇,建了小学。我小时候在学校边的泥土里,发现过很多五颜六色的琉璃瓦碎片,这些漂亮的瓦片是我们小朋友玩“跳飞机”游戏的宝贝。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罗顺是一个公社(2003年合并到桂圩镇),学校隶属于社廊大队,所以初期叫社廊小学。因公社的初中、高中班也附设在这所学校里,所以合称罗顺中心校。
学校处于山脚位置,占地范围比较大,有三十余亩,不设围墙。整个建筑坐北向南依山势而建,分东西两部分。
校舍在西半部,南端是一幢东西走向的两层砖木结构办公楼,二楼办公一楼教师宿舍,两侧对称向山上延伸各建一纵排平房式教室,北端是一横排平房教室连接东西两厢围住整个校园。校园中间是一个宽大的礼堂,整个校舍建筑部分远看就像躺在山麓的一个“日”字,隐喻“天天向上”。办公楼到礼堂之间是一个大花园,种了很多花草树木,有桂花、扶桑花、三角梅、杜鹃花和龙眼、番石榴、黄皮、木瓜等,春天花团锦簇,夏秋瓜果飘香。校大门开在花园的东侧。
东半部是活动场所,由三级地台组成,由低到高依次为操场、领操台和篮球场,四周错落有致地生长着十几棵百年以上的大树。其中有一棵榕树,躯干斜生,盘根错节;一棵相思树,每到秋季洒落满地红豆,唐代诗人王维诗曰:“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描写的正是此树;其余是香樟树,有两三棵估计已有四五百年的树龄了,枝繁叶茂,浓荫蔽天。
东西两半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西区教学终日书声琅琅,东区操练四季龙腾虎跃。中心校确实是一个苍翠常绿充满生机、风景优美适宜学习的好地方。
学校前面自古以来就有一条连接两广的通衢大道,紧挨学校的路边开有一间粥粉店,生意兴隆,附近有个小村落叫“摆粥寮”,可见这个粥粉店的存在已相当久远了。
公社逢有大型集会,都在中心校操场举行。特别是每年的春节,这里是举办全公社新春运动会的场所,各大队组队参加篮球、乒乓球、拔河、象棋等传统项目比赛。从年初一到年初三,中心校周围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热闹非凡,至今难忘。
我是七十年代初上的小学,当时乡村学校上课不是打铃的,因为没有电,一般是敲铁块。而中心校以钟声为号,学校有一口铁铸大钟,应该是从前寺庙留下的古董。钟的外表布满密密麻麻的阳刻铭文,艰深晦涩,大多看不懂。学校用铁链将它吊挂在办公楼二楼走廊中间外侧,专门备有一个小铁锤用来敲钟。钟声悠扬洪亮,方圆几公里范围内都能听到,正如唐代刘长卿诗曰“香随青霭散,钟过白云来。”
学校按照敲打的次数、快慢来编排预备、上课、下课、放学、集合等不同的钟声组合。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钟声是这样的:
预备:当,当当;当,当当…
上课:当当,当当,当当…
下课:当,当,当…
集合:当当当当当当…
不知这口大钟是否保存下来,如果还在,应该是价值连城的文物了。
我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低年级是谢金浩,高年级是黄鉴焕。算术老师有谢文龙、谢超华和谢柳生。谢超华老师常年患病身体欠佳仍坚持上课,他讲课生动有趣,写得一手好字,打算盘是全公社数一数二的高手,是我最尊敬的一个老师。
当时很多在城市中学、高校任教的骨干老师被下放到边远山区接受“再教育”,我们罗顺中心校就非常幸运地接收了不少这样的老师。
印象最深的是已年过半百的黄世成老师,据说是省内某所高校的体育老师,大家都亲切地叫他“黄教授”。黄教授在中心校的几年,大力推广普及当时在农村少见的体育项目,如羽毛球、单杠、标枪、铁饼、铅球等,培养了一批体育老师,向县、地区输送了不少体育尖子。
还有王琪祥老师,客家人,高挑斯文,后来调回县重点中学,曾教我高一化学课。李立法老师,戴眼镜,也是客家口音,因名字与简谱“2、6、4”谐音,所以村民私下都友善地称他“来拉发”。
有时放学后我不急于回家,而是蹑手蹑脚跑到放学迟的初高中部,趴在窗口或倚在门边,似懂非懂地听这些老师讲课。特别是黄教授的体育课,我们常常在旁边观摩模仿,学到了不少东西呢。我读五年级时代表罗顺公社参加全县中小学生运动会,标枪铁饼铅球都获得了奖项。
这些下放老师从城市来到艰苦的农村,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孜孜不倦,他们学识渊博、品格高尚,令我十分敬仰。后来我能过关斩将考上大学,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他们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
那时每个星期都有两个下午的劳动课,到了高年级甚至每个下午都要参加劳动。我们一年四季由老师指导在学校的菜园里种植青菜瓜豆,还在附近山上造梯田种甘蔗,老师说这叫“勤工俭学”。
我们的小学时期艰苦坎坷,但学业没有中断,我们学到了知识,也磨炼了品格。
改革开放后,初高中部迁离,中心校恢复为完全小学。学校陆续建起了现代化的教学楼和办公楼,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教学环境大大改善。衷心祝愿母校越办越好,为农民子弟创造更多报效社会的机会,为乡村振兴发挥更大作用。(作者:温坚培)
来源:云浮日报
责任编辑:冯浩森
值班主编:区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