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临其境 ——《旅行文学十讲》读后感
谢锐勤
一篇游记写得好不好,一个重要的标准是能否让读者感到身临其境,唤起到此一游的强烈愿望。张德明在《旅行文学十讲》中,对古今中外“好玩”的游记进行了系统梳理,一篇“有料、有趣”的游记大多存在如下“套路”。
尊重最深刻印象的感觉。有人认为宏村民居是儒家理念建筑化的经典,有人认为是一堆没什么看头的破房子;有人认为宏村最美的风景是地理风水,有人认为南方几乎村村都有这种小沟渠。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每个人对每个景点的感受力不同。如果一处景致令人视觉震撼、心灵触动,甚至泪流满面,那必定吻合意识深层的感觉,需识别、挖掘、记录下来,而不是对别人散文的重复,或写些无关痛痒的感受,或浮光掠影。
最深刻的感觉宜用陌生化手法来锐化和表达。怒江大峡谷的森林绿如凝脂,阿里的戈壁荒如月球,古格王朝的庙宇静如远古,帕米尔高原的风粗如钝刀,喀纳斯的空气甜如梨汁,须将这些原本熟悉的东西换一个角度或一种方式来描述,“回到三岁的小牙齿去/那是大地的第一茬新米/语言洁白/粒粒清香。”如此才能写出初恋般的新鲜感,摆脱自动化和习惯化的感知方式。如果一篇游记目之所及皆为“陈词滥调”,那读者就难以停留和思考,更不用说走进心灵。
感觉的锐化是全方位的,目的是还原现场氛围,而氛围不仅是山水景色,还须有人的活动和情感介入。拉萨之旅,能否写出风光的纯粹与信仰的虔诚?乌镇之旅,能否写出水乡的温柔与人文的荟萃?西安之旅,能否写出建筑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每处风景都有独一无二的气质,每位游人眼里的“西施”之美也都有所不同,而作者的任务是将气场逼真的还原。
还原现场氛围需处理好修辞与细节。多呈现,少讲述,写出运动感、节奏感和既视感,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代入感,如余秋雨的《莫高窟》。多呈现就是用具体生动的文字让画面自己说话,用画面带动节奏,让读者与作者一起前行。呈现画面的要点是多用动词和名词,少用形容词、副词和连词,减少不必要的修饰。名词少用抽象的大词,宜用事物的具体名称。动词的运用也越具体越好。少用结构复杂的长句,将修饰性的定语拆解下来,改成一个个简单、通俗、易懂的短句,让读者一点一点地吸收,用娓娓道来的方式“润物细无声”。
少讲述是指将自己的感悟或思绪融入画面中,而融入时采用的修辞宜从视觉、触觉、味觉、听觉、嗅觉等着手,书写的感受应贴切、新颖,具有现代感,避免老生常谈,如谢大光的《鼎湖山听泉》。切忌直接抒发个人情感,或指指点点、空发议论。没有细节的铺垫,没有丰富的感受,情感与观点就像无根的浮萍一样不坚实。
“套路”是一篇好游记应包含的要素,是基础,是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更不是标准答案,精彩的游记类型与手法仍需结合社会现实,关注心灵体验不断创新。
路的尽头在心底。旅行的目的是生活,游记的目的是美,作者应在庄严或可雕刻的叙述与描写中保持好奇心、清新感与想象力,给生活持续注入活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故事和意义,在自我探索中走向自我实现,给他人以启示。
来源:云浮日报
责编:黄进健
值班主编:区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