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桌上的规矩
罗定中学 陈铭诗
“吃饭啦!”妈妈响亮的声音从楼下传上来,并带着一丝怒气,我们赶紧冲下楼去帮忙盛饭端菜。
爸爸坐下后,我们俩才一起坐下,双手放在大腿上,看着自己面前的碗,仿佛做错了事一样。爸爸扫了我们一眼,“干什么呢,你们俩做错什么事了吗?”我们同时摇头说:“没有啊。”我慢慢站起来并看了爸爸一眼,说:“我今天不是很饿,我去倒一些饭回电饭煲。”弟弟看到了也和我一起去。我们俩在里面偷偷地说话,“你别倒那么多,爸爸会怀疑的。”“但是我吃不完啊,你又不是不知道,爸爸一直都要求我们不能浪费,不然就要被教育了。”我们一起出来,面对着爸爸带着审视的眼神,心虚地坐了下来。
“说吧,你们做什么了?”爸爸坐在座位上静静地望着我们。弟弟忍不住了,低头小声地说:“我们吃了零食现在不是很饿。”爸爸的眉头皱了一下,声音带着些怒意,“都准备吃饭了,你还吃什么零食,这样做得刚刚够的菜就吃不完了,这不是浪费吗?”听到这话,我们不敢出声了,因为“浪费”两个字可以说是爸爸的逆鳞。
有惊无险地吃完饭后,我们打算悄悄地慢慢挪起来离开餐桌。爸爸突然开口,“下次不可以在吃饭前吃零食了,还有下次的话,你们就不用下来吃饭了。”“知道了,不会有下次的。”我们异口同声。
爸爸独自一人消灭那些剩余的饭菜,吃一会停了下来,也不说话, 但我们都知道他是想爷爷了。爷爷一年前因病去世了,我们家那爸爸定下的“饭桌上不可以浪费”的规矩,是和爷爷有关的,这是爷爷生前和我们讲过的。
他说,小时候家里贫穷,一种青菜一次性会种很多,所以一种菜也会吃很多天。那时候,爸爸因为不喜欢吃这种青菜,就要求爷爷换一种菜吃,但是这种青菜还没吃完,并且这种青菜已经全部成熟了,如果现在就换一种的话,那么这种青菜在地里太久的话也不好,除此之外,其他的菜还没有彻底成熟,如果现在就摘的话也不好。于是爷爷就先口头答应爸爸,认为这只是他一时的想法。
第二天中午,爷爷还是做了一样的菜,爸爸看见后就生气地质问他,“你昨天不是答应我会换一种吗?怎么今天还是这种,你骗我!”说完他把筷子一甩,把碗“砰”的一声重重地按在桌子上,气呼呼地跑出去了。
当爸爸下午回到家的时候,发现爷爷已经做完饭了,他坐上椅子,等着爷爷把菜端过来。爷爷对爸爸说:“明天我给你做其他菜,但是今晚要把这个菜吃完,不要浪费。”爸爸因为中午没吃东西,肚子正饿,此时也不管这个菜是不是他喜欢吃的,都夹来吃了。
吃完这顿饭,父子俩又像以前一样坐在院子里干活,爷爷洗碗,爸爸在旁边帮忙。爷爷说:“儿子,有时候,就算不喜欢吃一种菜,但是如果把它做出来了,我们也不能浪费,要吃完,知道吗?”爸爸没有看他,小声地说:“不喜欢为什么还要吃完?”爷爷听到后,说:“你知道菜要种多久才能成熟收获吗?起码要几个月。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农民几乎每天都要去田地里浇水,时不时要除一下草,还要施肥,除虫,可以说,每一棵菜都是农民辛勤劳作的成果。儿子,你想一下,如果你也像农民一样去种这些菜,花费你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最后,你把它做好,吃的时候觉得不好吃,不喜欢,你会选择吃还是把它倒掉呢?”爸爸坐在那里托腮,很认真地去思考这个问题。
“我觉得我应该还是会吃吧,毕竟我花了那么多精力去种。”爸爸点了一下头表示确定。然后爸爸像是想到了什么,低下头说:“我知道了,我不应该浪费,尽管这菜不是我种的,但里面还是有别人的一番照料和精力,种的人也不希望自己辛苦种出来的成果被别人浪费掉。更何况,这是我们家自己种的菜,如果我不吃的话,就会浪费掉了。”
自此以后,爸爸一直都秉持着“不浪费”的习惯,有了我们之后,他对我们一直都进行这样的教导,因此,“不浪费,做到光盘”成了我家餐桌上的一个规矩。
我走过弟弟那里拉了一下他的衣服,小声对他说:“爸爸好像挺生气的,我们要不再过去帮忙吃一些吧。”
“不是吃饱了吗?怎么又过来吃了?”爸爸疑惑地说。“没有,刚刚发现其实还不是很饱,还能吃一些。”爸爸被我们逗笑,我们俩陪着爸爸一起吃,把那些剩余的饭菜都消灭掉了。



“劝学”新说
云浮市邓发纪念中学 叶鸿彬
身处充满竞争力的21世纪,何以立足社会已然成为现代人常思考的一个问题,而“学”则是最好的答案。
自古以来,学习是经验相授的时代主流,即使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也丝毫没有变过。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民主革命战士也曾为挽救国家危亡,救人民于水火之中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们引进先进生产工具、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几乎把学习当成了抵御外敌的重要途径。放眼现代,为了改变我国落后的局面,出现了多少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的有志之士,涌现出多少像屠呦呦这样为中国科学发展作出贡献的优秀学者……这样一来,我们是不是可以说知识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在我们现在这个年龄,以我们现在的社会经验,就像社会的“新生婴儿”,除了“牙牙学语”,我们还能干什么呢?拿什么圆梦人生、贡献社会呢?我们不可能一辈子都待在父母的“温室”中生活,而“学习”就是我们面对当下、放眼未来的最好的路。
但如今的部分青少年却以“学习苦,学习没有用”等为理由,而违背学习的主流,企图逆流而上。学习的确是苦的,但当你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习时,它也不会那么苦。这就是劳逸结合。古语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当我们觉得累时就停下来补补自己的“士气”,而不是一味地像懦夫那样想着放弃和逃避。
学习也是讲究方法的,不能只靠三分钟热度,那样学到的仅仅只是肤浅片面的东西,只会越学越累。学习还少不了等待,它是一个过程,没有终极。就像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一蹴而就,它的成效必须经过长期的积累发酵之后才会显现。因此,好心态成就好学习,不能急于求成。
不学习的生活难以享受读书人的美好,或许根本立足不了社会。因此,学习是人的追求,是安身立命之本,我们又为何不好好学习呢?
(指导老师:黄俊)



我爱云中夏季
云浮中学 黄可欣
云中的夏天,就像一个熟睡中的孩子,乖乖的,静静的,无声无息。而校园中那群风风火火的他们,却像是夏天里的向日葵,盛开在夏天的梦里。
我爱云中夏天的早晨。“夏天的风正暖暖吹过,吹过头发,吹过耳朵……”每到夏天我总会哼起这首歌来。云中的夏季早晨很早就悄悄来临,太阳初升,天空是一片橙黄橙黄的,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朵,让人贪恋,就如自己酿造的美酒喝不醉自己,甜蜜蜜的感觉。远处近处,鸟儿叽叽喳喳欢快雀跃的声音充满校园,似乎在吟唱着一首《早安,你好!》。各栋教学楼最美妙的朗读声,有时候更像是一幅流动的画,柔柔的。云中的早晨不像中午那么火辣,风是凉凉爽爽的,沁人心脾。风里掺杂着白玉兰的花香,暗香郁郁而来,从教室的门窗拂入,从宿舍的门前遛过。几排不知名的树上窜出七八朵娇艳欲滴的花,很是应景,就连那些带有灰绿相间翅膀的蝴蝶也被它们吸引,在它们周围翩翩起舞,似乎在恋着花儿的开放……
我爱云中夏天的中午,在广阔的校园抬头一看,那蔚蓝的天空上挂着的太阳像一个巨大的火球熊熊燃烧,圆形花坛中间种植的花草和高得窜出天际的热带植物,叶子耷拉着,垂下头来,有时穿门进来的小黄猫也无影无踪,不知道去了哪个地方趴着乘凉。这时,中午上学的学生撑着五颜六色的伞,在太阳的笼罩下,是一道最耐看的风景。汗水虽像断了线的珠子浸湿了这些学生的头发和衣服,黏糊糊的,十分不好受;但人群拥挤的两间小卖部,各式的牛奶,饮料,面包,香肠,雪糕,让垂涎已久的同学们,咕噜咕噜地享受到紧张学习之余的快慰……
当太阳渐渐西沉,一缕缕霞光与夕阳相映着静静泻满校园时,浅紫色的天空就格外的引人注目。头顶着辽远的天空,脚踏着彩色丝带,同学们在校园跑道上激情地跑步,打篮球,踢足球,打羽毛球……尽情挥洒汗水,圆形花坛的草丛以及路两旁的木棉树也在夕阳的照射下拉长了身子。架空层里,各种兴趣活动的欢笑声,图书馆楼上悠扬的小曲声,偶尔回看,你会发现,同学们欢快的声音,活跃的身影,伴着慢慢褪去的晚霞,在动与静、天与地的变化中慢慢定格、变暗,如一个笼着轻纱的梦,开始轻轻飘动,这也意味着新的开始,这正是云中夏天最让人心动的地方。
我爱云中的夏天,爱她的一草一木:爱她的小鸟,爱她的夏蝉,爱她夹着花香的风迎面扑来。记得在高一语文课本上读过《再别康桥》这首诗,诗人愿做康河里的一棵水草;而我今天,要做一只飞过云中的雄鹰。因为我在这里开始了自己的梦想!
云中夏天,她是我朴素爱河的涓涓细流,她在我的画框里开始小桥流水……
(指导老师:石谋尧)


疫情当前,无人能置身事外
罗定中学 应依俳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很荣幸能在这里发表我的国旗下的演讲。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疫情当前,无人能置身事外。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出现一系列与以往不同的现象。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一串数字:19省4.2万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志愿服务时间1.97亿小时——这虽然是一串冰冷的数字,可我却看得热泪盈眶!因为我从中感受到了我们中华民族众志成城的精神,以及大家勇于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舍生取义的精神!试问如果大家都置身事外,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会有我们今天平安坐在教室学习、社会稳定地复工复产的现象吗?答案不言而喻。由此可以看出,在疫情面前,只有大家投身于内,才能战胜疫情!
不单是我国人民的高度责任感,在国际社会上,也有在灾难面前,人类是命运共同体的深刻体现。众所周知,面对未知的病毒,无特效药,一个国家想单靠自己的努力来遏制病毒,成功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在此次疫情中,我们也受到了来自俄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在物质上、科研医疗团队的帮助。他们并没有置身于外,眼睁睁看着中国独自面对病毒,没有在一旁幸灾乐祸。为什么?因为他们深知,在如此大的人类灾难面前,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只有发挥人类的智慧,只有人类团结一致,才是真正的好!果不其然,在中国疫情稳定之后,世界性的疫情暴发了,这更加说明了在疫情面前,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同样,面对全球疫情,我们中国也不可能袖手旁观,我国为100多个国家提供了医疗和物资援助,积极地向国际分享我们的抗疫经验。假如没有他国的帮助,使我们能够渡过难关,又何来我国向世界提供抗疫经验呢?由此可见,疫情当前,无人能置身事外。
同学们,不单单是在疫情面前,在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大家都不可能置身于外。正如鲁迅所说的: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春天
云浮市第二小学 黄梓晴

春天来临了,
万物都复苏了。
害羞的小花姑娘,
坚强的小草弟弟,
还有在土里闷了一个冬天的红豆姐姐,
都慢慢地探出头来了,
在溪边的柳树妈妈,
也抽出了嫩绿的新芽。
在洞里冬眠的小动物们,
也都出来活动活动筋骨了。
啊!春天真是一个美好的季节!
(指导老师:卢云腾)


我和冬天捉迷藏
云浮市邓发小学岔路校区 侯云婷
我和冬天捉迷藏
冬天躲在树枝上
树枝上全部是雪
有片雪飘了下来
结果被我抓到了
我和冬天捉迷藏
冬天躲在梅花上
梅花悄悄地开了
香气扑鼻真迷人
结果也被我找到了
我和冬天捉迷藏
冬天躲在石头上
被风吹到草坪上
盖上了厚厚的雪花
结果又被我找到了
就这样
冬天没地方躲了
只能乖乖地待在我们身边
(指导老师:陈永华)




父爱如流沙
云浮中学 符梓华
与其说父爱是一座大山,倒不如说父爱是一团流沙,大风一吹,满天尽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夏日炎炎,连狗只都忍不住吐出了它的长舌,这样的天气去游泳是最惬意不过的了。当时还在乡下,我便瞒着父亲到河里游泳。
当我尽兴归家时已经是日落时分。父亲一整日不见我的踪影,一看到我回来头发还湿透了,便厉声问道:“这一整日干吗去了?”父亲目光如炬,我不敢正视,低头怯怯地回答:“去……河里游泳了。”父亲紧皱眉头,严肃地说:“以后不许再去!”我连忙辩解:“天气太热了。”父亲说:“你平时不是喜欢吃雪糕吗?我允许你买几条。”我说:“那个店早就不卖了。”父亲眼神一凝:“反正你不许再去河里游泳,给我记住了。”父亲很是霸道。
我跺了跺脚,虽心有不甘,但也知河中多险与父亲的关心,心里不由得流出一股清泉。
几天过后,父亲突然叫我到厨房中去。我进到厨房,一眼望去,“啊!雪糕。”我心中不禁惊讶起来,“店不是关了吗?”“我给你做的。”父亲轻描淡写地说。我知道父亲一向是最讨厌做这些细心的厨房活的,现如今为了给我解暑,居然亲自下厨了。想到这,我心里的清泉不断扩张。
我一口咬下雪糕,冰爽极了。心里的清泉逐渐化泉为河,化河为湖,化湖为江……
都说母爱细腻如海,父爱沉重如山。可我看见的父爱却不只有沉重,还有母性的细腻。
那份父爱如流沙,聚之沉重,即如泰山;散之细腻,即如微尘,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
(指导老师:毛彩银)
来源:云浮日报
责编:胡焕红
值班主编:区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