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围绕“学、建、用、筑”四大立足点,优化构建“互学互动、互联互通、互享互用”的新时代新媒体党员教育体系,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党员学习教育活动,推进党员教育贯通各层级、覆盖各领域,不断发挥基层党建的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和机制引领作用,持续深化党员教育实效。
多措并举创新学习模式
立足“学”字,多措并举确保党员教育更加到位、更加有效。推进学习方式创新。创新采取“线上线下”双同步模式组织开展主题教育知识应知应会测试活动,在“云浮党建”“云浮发布”开设“知识测试”专栏,让全市4744个基层党组织上万名党员走进考场,营造了争学争做的浓厚学习氛围。全市2000多名镇科级以上干部以“云上开讲”“榕树头课堂”等方式讲授专题党课6800多场次。促进学习资源共享。运用“云浮党建”微信公众号和2000多个微信学习群推送学习重点,将互联网云平台技术与远教站点实现对接,搜集、制作电教片100余部,供基层党员群众在线观看下载。推动学习载体融合。用足用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渠道,推动党员教育上电视、上广播、上手机、上网络、上平面,将党员教育教学资源转化为视频、音频、图文信息等不同形式,满足不同群体党员的不同需求,媒介之间实现优势互补。
推动党员教育持续走实走深更走心
立足“建”字,推动党员教育持续走实走深更走心。加强统筹协调,建好镇街党校,夯实基层党建保障基础。记者从市委组织部了解到,全市每年投入10多亿元支持保障基层党组织运作。改造升级了2000多个村组党群服务中心(站)和55个镇街“五小”场所,63个镇街党校挂牌运作、配强师资定期授课;基本完成红色基因传承工程“三大行动”,建成了320个党员教育基地和党建文化园(廊)等“家门口”学校阵地,打造市直机关、新世纪商圈等区域化党群服务中心,推动党群服务中心实体化功能化便民化。各地依托党建阵地创新推行“长者食堂”“四点半课堂”等特色服务活动,深受党员群众喜爱。打造26个市县各领域党群服务中心、63个镇街党校及1100多个村级分校,50多万党员群众能在“家门口学习”,获得一致好评。
学思悟践中主动探索创新
立足“用”字,在学思悟践中主动探索创新。持续深化党建引领镇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六个一”试点,21个镇街探索组建“一中心六平台”,有效解决基层治理难题、处理紧急事件的效率,得到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义珍等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探索建立镇街财政奖补机制,大力激发镇域经济活力,打造入股每年创收2000万元等一批镇域经济典型。探索创新城乡居家养老模式,助推我市成为粤东西北地区第一个被列入民政部、财政部支持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
不断筑牢基层党组织坚强堡垒
立足“筑”字,不断筑牢基层党组织坚强堡垒。深入开展组织覆盖“满格”行动、国企党建“百日攻坚”、“两新”组织“双同步”工作,升格优化各领域党组织472个,住宅小区、互联网行业、快递行业等新兴领域实现“零”的突破,各领域党组织实现应建尽建、应设尽设。开展“十百千示范提级”“三个一百”示范创建活动等,重点打造基层党建示范点和特色工作法,朱所村、西圳村、龙岗村等一大批后进村蝶变为网红村、示范村。全面推行“微网格党建”。坚持把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作为检验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重大考场,全面推行“微网格党建”模式,深化“三联系”、实施“双报到”制度,统筹全市313个市县直机关单位、3750名机关党员干部下沉网格、成立临时党组织、组建党员突击队、先锋队,开展政策宣讲、风险排查、矛盾化解、志愿服务等活动,筑牢基层一线力量,真正成为疫情防控“主力军”和群众依靠的“主心骨”。
党员干部教育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有效途径。下一步,我市将不断加大党员教育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党员队伍素质能力,为培养造就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的党员队伍提供坚强保证。
来源:云浮日报
记者:许舒婷
通讯员:云组宣
责编:王铭灏
值班主编:区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