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只愿渡口不别离
书籍简介
书名:《伊豆的舞女》
作者:[日本]川端康成
译者:叶渭渠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在乍晴乍雨的伊豆山道上,来自东京的少年偶遇一群巡回艺人,被其中天真未凿、憨厚娇美的小舞女薰子吸引,薰子也渐渐对少年生出眷恋。两人自始至终没有向对方倾吐过一句爱慕之情的话,而彼此对对方的感情又都处于似察觉非察觉之间,一切言行都十分淡泊、含蓄。离别的时刻近了,却留下一曲世上至美的初恋。
推荐理由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的成名作,描写的一段经典的日式爱情,恬静清淡而又蕴含了极其深厚的人生况味。同时,也描画了一个在悲哀中由于人们心灵的互相交流、相互抚慰而产生的和谐幸福的理想境界。这个爱情故事的唇纹眼角都浸渍着东方民族的神韵,在欲语还休中细腻刻骨地勾画出迷离忧郁的南国风情。在邂逅与告别中,令人忘却现实与创作的界限而随着川端康成神奇的笔触缓缓沉入空灵美好的唯美境界。
川端康成把《伊豆的舞女》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展现在如诗如画的美丽背景下:"俊秀的天城山,茂密的树林,清冽的甘泉,浓郁的秋色,袅袅的炊烟---""南伊豆是小阳春天气,一尘不染,晶莹剔透,实在美极了。在浴池下方上涨的小河,承受着暖融融的阳光。""群山和天空的颜色都使人感到了南国风光"。"雨停了,月亮出来了。 雨水冲洗过的秋夜,分外皎洁,银亮亮的。"川端康成把主人公放进这伊豆秋色中,使人物形象与自然情景相互交融,相得益彰。细腻优雅的风光描绘,让我们身临其境,享尽淳朴伊豆的旖旎风光。同时,又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清新淡雅的哀愁。川端康成通过自然美与个人情感的有机结合,构筑出"物心合一"的美学思想。
纵观整篇小说,不难发现,这部小说一如川端康成其它作品,具有忧郁和哀怨的情绪,但在这其中却又浮现出一股暖人心扉的温馨。这份暖意不因身份的悬殊而淡漠,正是这种身份上的差距让彼此的相伴和信任显得弥足珍贵。旅途虽短暂但却足以让"我"铭记,温暖了"我"今后的人生之路。小说的动人之处还在于对"我"和年少舞女之间微妙的情感波澜的细腻刻画,舞女的清纯与天真如一股清泉净化了"我"抑郁阴沉的心灵,让这场原本孤寂的伊豆之旅充满了青春的悸动和初恋的浪漫。
延伸阅读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小说家,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1899年,川端康成出生于大阪。
日本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1899年6月14日生于大阪。幼年父母双亡,其后姐姐和祖父母又陆续病故,他被称为"参加葬礼的名人"。一生多旅行,心情苦闷忧郁,逐渐形成了感伤与孤独的性格,这种内心的痛苦与悲哀成为后来川端康成文学的阴影很深的底色。在东京大学国文专业学习时,参与复刊《新思潮》(第6次)杂志。1924年毕业。同年和横光利一《不是代》杂志,后成为由此诞生的新感觉派的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觉派衰落后,参加新兴艺术派和新心理主义文学运动,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
来源:云浮日报微公号
音频:莫颖琳
剪辑:潘伟
责任编辑:冯浩森
值班主编:区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