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快来看中医给你的健康小提示

2021-05-03 15:27:17 



五一想在家里躺着过行不行?

.


那是不行滴。现在很多“宅男宅女”不喜欢出门,五一小长假他们可以宅在家五天都不出门,中医提醒,这样是不行的哦。


中医把劳累分为五劳,包含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内容。

 

身体上的“五劳”为:久视、久行、久立、久坐及久卧,并且提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久视伤血,因为肝开窍于目,同时肝主藏血,双目注视,依赖肝血濡养。


久行伤筋,是指长时间行走、跑步可导致经筋损伤。由于膝为筋之府,久行可以表现为腰膝酸痛等。


久立伤骨,是指站久了会损伤骨骼,这在一些老年人中可能更加明显,老年人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尤应注意避免久立。


说起“久坐伤肉”,这里说的肉是由于脾主肌肉,也是指久坐伤脾的意思。久坐缺乏运动,消化功能下降,可以累及脾胃。临床可以表现为胃口欠佳,乏力消瘦,大便难解或便溏等。

 

久卧伤气,躺久了也不行,反而更加耗气。很多小伙伴在假期睡个天昏地暗,反而可能感觉更累了,就是这个原因。

 

中医学心理“五劳”则复杂一些。《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到:“五劳者,皆用意施为,过伤五脏,使五神不宁而为病,故曰五劳。”心理五劳与中医脏象思维中,与五脏对应的“魂、神、意、魄、志”、“怒、喜、思、忧、恐”关系密切,可表现为情绪异常,伴对应脏腑的相应症状。



小伙伴们平时应该注意:



掌握适度原则 日常工作中,注意每隔一段时间休息一下,从工位上站起来,四周走动,两目远眺。



注意劳逸结合 无论是坐、卧等休息状态,还是立、行等运动状态,长期持续都会影响身体健康,因此应注意劳逸结合,既不能整天在家躺着,也要避免长时间超负荷运动哦。


身心同养 身体和心理疲劳是相互影响的,身体上的劳累会损伤筋骨肌肉,最终累及脏腑,影响情绪;心理上的劳累可以内伤脏腑,影响筋骨肌肉,出现疲倦、乏力、疼痛等不适表现。因此当出现身体疲劳时,休息同时需注重心理调摄;心累时适当休息、运动也有助于心情舒畅。



所以五一不能只宅在家里,应该适当出门游玩。

出行需要带什么呢?


药品


有些人每天都要吃的药、硝酸甘油等急救药、便携式的外伤消毒用品、防晕车药、防蚊虫药,属于必带品。


如果目的地不方便购药,那么感冒腹泻消炎药、抗过敏药也都带点。


但是要注意,抗过敏药最好不要与晕车药同服。


对于容易晕车的朋友还可以进行穴位按摩,以缓解不适。


衣物

春天气候多变,昼夜温差也还有点大,所以要注意及时添减衣物,舒适的衣物、鞋袜要多带一套,以备不时之需。


零食

春游时,运动量变大,体力消耗也会变大,带上一些可以补充能量的小零食,比如独立包装的小蛋糕和牛肉干、牛奶之类的。最好带个保温杯,随时装一杯热水。


小零件

口罩、帽子、雨伞、手电、遮阳镜、防风镜等根据需要选带。


晕车怎么办?


长时间乘车要多活动

如果外出坐长途车,要适度地打开车窗,以保持车内空气新鲜,这样人就不会出现头痛、头晕等不适感。


其次,乘车时不要总是坐着不动,应常变换坐姿,可以抬高下肢坐一会儿,也可用手从上往下进行下肢按摩,帮助血液回流,以预防旅行者水肿。对于晕车的人,在开车前半小时,就应服用晕车药。在乘车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头部活动,可将头靠在座椅背上,闭目养神,避免看窗外移动的景物。一旦出现恶心、呕吐、全身冷汗、面色苍白等症状时,应仰卧,用冷毛巾敷前额。


预防晕车

在坐车之前按压某些穴位,可以帮助预防晕车。


中冲穴


用力掐住中冲穴保持10秒钟再松开。


内关穴


分别按揉左右手腕内关穴不少于1分钟。


足三里


按摩足三里不少于1分钟,感到穴位微微酸胀为宜。


太溪穴


揉按太溪穴不少于1分钟,感到穴位处微微酸胀为宜。

出行饮食怎么安排?



吃,是旅行中的大问题。


外出旅游或出差在外,一些餐桌上的碗筷总让人有些不安。特别是旅游高峰,客流量大的餐馆,即使备有消毒柜等设备,但由于客流周转快,无论是时间还是消毒柜空间都有些供不应求,难以保证对餐具进行有效消毒;一些城乡接合处的小餐馆卫生状况更不容乐观。  


因此,出行时最好随身携带消毒用品(用具)。目前市场上的可以随身携带的消毒用品有消毒液、消毒纸巾、便携式消毒仪等。


不要想当然地选一些口味奇特但有“当地特色”的馆子,如果是带老年人出游,对于他们来说,出门在外,对熟悉的东西有更强烈的需求感。


在境内带老人旅游的话,吃饭的最佳方案是实惠的家常菜,加点一两个当地特色菜。



避免吃生冷的食品,以免引起消化不良和感染一些传染病。


另外,也要少吃辛辣、刺激和不易消化的食物,如海鲜、野生食物等,以免诱发荨麻疹等过敏反应。



很多人旅行途中容易发生腹泻,所以在出行之前要采取正确的预防方法,以降低旅行者发生腹泻的风险。

1、尽量饮用有卫生保障的瓶装水和开水;

2、清洗的水果要消毒或去皮后食用;

3、饭前便后要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4、气候变化时要正确穿衣,避免过热或过凉。

5、备药。口服补液盐、黄连素、抗生素、中成药如藿香正气丸等。

 

万一在旅游途中真的出现了腹泻怎么办?
1、暂停活动

2、调整饮食  适当减少各种荤食如肉类、禽类、鱼类、牛奶、含奶酪和黄油加工制品、蔬菜、水果等食物,暂停进食粗杂粮等不消化食物;暂停从未吃过的食物,禁止饮用生水冷水包括冷的矿泉水。可进食不加任何配料米饭、馒头、面包等。

3、补充水份  尽快口服补充水份和盐份。最简单的办法将饮用水、矿泉水或过滤水烧开,一定要烧开!每500毫升加盐5克(约一啤酒盖的盐),或同时可加一汤匙的白糖,如身边无盐和糖时可咀嚼不辣的酱菜如榨菜、萝卜干等代替。只要无腹部不适尽量多饮,保持口不干、头不昏、有小便,说明不脱水。有条件时用大米或糯米煮粥吃,再辅以酱菜增加盐份。

外治法也有疗效

穴位按摩——至阳穴


【穴位定位】:至阳穴位于第7胸椎突下凹陷中,正坐低头,于两肩胛骨下缘连线中点取穴。


【按摩手法】:按揉穴位一般应旋转行圆圈状按揉,用力以能耐受为度。按压时用力要垂直朝向腹部,并嘱咐病人行缓慢而深长的腹式呼吸,以活动胃部,提高疗效。


【作用疗效】:本穴功可调理阴阳,通利上中二焦之气机,既可治胸部心肺疾患,又可治中焦肝胆脾胃病,具有很好的止痛、止吐、止泻的作用,对急性胃肠炎、胃痛、腹痛、心绞痛、胆道蛔虫症都有效果。


注意!

上述是指在一般性情况下的自我治疗,如腹泻仍无好转,可转到条件较好的医疗中心或回当地医院进行治疗。

防晒措施不能少



日晒伤是指人在日光下暴露过长时间后导致皮肤受损。紫外线可穿过云层,因此阴天也有发生日晒伤的可能。

以下情况较易发生日晒伤:
①肤色、发色较浅;
②烈日下未穿防晒衣或涂防晒霜;
③在可反射阳光的积雪、水域或沙滩活动;
④婴儿和儿童;
⑤过度饮酒。



晒伤症状
1. 发红:晒伤的皮肤通常在日照后3-5小时出现红斑,12-24小时达到高峰。红斑通常在3-7日内消退;水疱在7-10日内愈合且无瘢痕形成。照射后4-7日可观察到鳞屑、皮肤脱屑和晒黑。

2. 疼痛:可出现触痛、压痛、刺痛等。严重日晒伤可出现水疱、剧痛、肿胀、发热等症状。

3. 皮温升高。重症病例可出现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如何治疗
轻度至中度日晒伤一般一周后可自行缓解,只需对症治疗。晒伤的部位可冷敷或湿敷,可选用硼酸洗剂、炉甘石洗剂或者芦荟凝胶等以缓解疼痛和不适感。晒伤的皮肤应避免再次暴露在强烈阳光或紫外线下,不要使用过于浓稠的护肤品。脱皮期避免自行撕开死皮。如果感到疼痛,可在咨询专业医师或药师后使用布洛芬等消炎镇痛药。

出现广泛起疱、剧烈疼痛,或发热、头痛、呕吐和脱水等全身症状的患者必须及时就医。1岁以下幼儿晒伤建议咨询专业医生处理。

如何预防
1. 夏季日光强烈时外出穿戴防护衣帽,注意寻阴凉处;小于6个月的婴儿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2. 户外活动前15-30分钟,涂抹防晒系数30或更高的防晒霜,每2个小时再涂一次。即使是“防水”或“超强防水”型的防晒霜,游泳或出汗后都需重新涂抹。

易发日晒伤是皮肤癌遗传易感性的标志,并且与各年龄段黑素瘤风险增加有关,防晒不是“娇气”,无论男女,只要是易发日晒伤的人群,都要重视防晒!
除了防晒,还要防外伤哦


出门在外,由于疲劳、环境变化等原因而容易发生机体损伤。骨科专家提醒大家易发生的几种情况。  


1.股骨颈骨折:尤其易发生于老年人身上。若受损伤就不应继续负重,须马上去医院拍片检查。


2.手腕骨折:多是在绊倒、滑倒时本能地用手掌撑地所致。伤后病人会感觉受伤的手腕剧烈疼痛,有的可以感到碎骨片在移动。受伤后要就近找到一块平整的板子或书,将手腕托住,避免手腕的反复摆动。不要自行按摩和反复练习活动,应尽快由医生将骨折复位后,进行固定。


3.踝关节韧带损伤和踝关节骨折:这种损伤常常是在跑动和下山时发生。伤后即使能行走,也应避免负重。有条件的话,可立即敷以冰块,以减少出血及肿胀,切忌按摩及热敷。应尽快去医院就医,进行固定或手术治疗。 



旅行身心多放松

经常出外旅行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出去玩的是很尽兴,可是一回来,浑身就跟散了架似的,几天、甚至一个多星期都缓不过来。如果在旅途中注意放松,回来后恢复恐怕就没那么难了。现介绍几招,以备旅途时所用:

1.水浴是最简单易行的消除疲劳的方法。  

2.出发前最好准备一壶清茶,适当加些盐。  

3.按摩简单易行,也是消除疲劳的好方法。■

来源:广东中医药综合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热门评论
打开兴宁发布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新闻
五一小长假,快来看中医给你的健康小提示 2021-05-03 15:27:17
阿嚏~阿嚏~阿嚏~ 五一出游小心被“花粉症”盯上 2021-05-02 12:08:58
长了痣要不要切?有些“问题痣”不除,后患无穷 2021-05-01 11:03:03
世界免疫周丨打苗苗之前,先看这一篇 2021-04-30 10:50:42
经常补肾还是虚!?可能是你用错方法了!肾要这么补才有效~ 2021-04-29 17:05:42
“啤酒肚”真的是喝啤酒喝出来的吗? 2021-04-29 17:06:11
牛奶、酱油、盐… …花样那么多,到底怎么挑! 2021-04-27 10:37:12
【科普】什么叫“碳达峰、碳中和”?一副漫画看明白 2021-04-26 11:08:05
定了!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涨4.5% 2021-04-25 18:26:20
邹琪:乡村支教 无悔青春 2021-04-25 18:26:17
没看够啊!下载个兴宁发布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