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为此,我市各镇、街道都不遗余力、坚持不懈做好各项工作,其中,坭陂镇文德村的部分贫困户就凭借扶贫政策的东风、扎扎实实开展种养项目,靠双手实现了家庭年收入翻十倍的目标,真正完成了从扶贫对象到致富多面手的转变。
日前,记者来到文德村的精准扶贫户陈国良家中,只见近百平方米的鸭寮里已经没有一只鸭子,仅剩下的几只小鸭也是悠闲地浮在池塘里觅食。而陈国良夫妻俩则在鸭寮里忙碌地清扫、晾晒食具、对场地进行消毒,努力为下一批鸭苗提供干净卫生的养殖环境。尽管身患残疾,但夫妻两人依然干劲十足,对未来充满了坚定的信心。
精准扶贫户 陈国良:
昨天(4月29日)我的鸭子全部都卖完了,收益还不错,算下来,500只鸭子加上扶贫补助款,有两万多块钱的纯收入。
据介绍,陈国良家中有五口人,夫妻俩和儿子都身患残疾,家庭经济的底子非常薄弱。自2016年列为精准扶贫对象以来,陈国良在扶贫单位、镇村干部的鼓励下,贷款发展起了种养业,养过猪、喂过鸡、赶过鸭。至2019年底,仅在种养收入这一项上,他就达到50420元,加上务工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9399.25元,日子是越过越红火。
精准扶贫户 陈国良:
现在的扶贫政策对我们贫困户有很大的帮助,自己又有信心去开展项目,不论是种植还是养殖,都有很大的信心。有了信心,我的生活就一定会慢慢变好。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这一轮扶贫政策的带动下,文德村的精准扶贫户们掀起了勤劳致富、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对此,精准扶贫户赖争灵也是深有感触。因为父亲早逝,自己也没有一技之长,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随着扶贫政策的东风吹起,他在镇村扶贫干部的支持和帮助下,耕种了近13亩的农田,还担任了村里的保洁员,确保每个月家里都有固定的收入。
精准扶贫户 赖争灵:
经过这次扶贫,我家里面的变化非常大,感谢党、感谢政府和所有的领导,都十分好,说句实在话,尤其是扶贫干部,像我们镇里面的曾书记,我们的村书记和村干部,个个都非常关心我,基本上每个星期都会来我家,帮我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遇到农忙他们还亲自下来帮忙,所以我是深有感触,也觉得我必须要做好每一样事情。
如今,“必须要做好每一件事情”已经成为赖争灵最坚定的信念。在脱贫的道路上,赖争灵没有“等靠要”,而是认认真真学起了养殖技术。至目前,他不仅养殖了100多对种鸽,还利用门前的池塘养殖了8000多尾的“滑哥”(塘鲺),家庭经济开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精准扶贫户 赖争灵:
买了8000位的鱼苗。前期主要是喂一些饲料,后期就吃草料,6个月以后就可以打捞上来售卖了,除了成本开支以外,有8000块钱的收益。
记者在赖争灵家门口张贴的明白卡上看到,种养加务工的收入超过10万元,加上转移性收入,赖争灵的家庭可支配收入高达120707.8元,真正实现了从扶贫对象到致富多面手的转变。
精准扶贫户 赖争灵:
关键还是自己一定要有坚定的思想,认认真真做好,才能脱离贫困,加上现在有这么好的政策,这么好的领导干部,自己一定要做好事情,一定要有志气。我的感触很大,我家的变化也很大,生活比以前好了10倍都不止,这都是实在话。
扶贫更要扶志
政策帮扶提供的只是一个
“扶一程、带一段”的平台
最主要的还是靠自己
勤劳的双手和不屈的斗志去打拼。
在此
我们也希望身陷困境的群众
能够从这两位村民的家庭变化中
看到榜样、看到信心、看到未来
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记者:罗文东 、 廖凌锋
编辑:古荣欢
审核:胡 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