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竹街记
叶广学
余乡石城镇,云雾山雄踞西南。山上泉美,山下豆美。中有小青豆者,亦黄豆种也,制腐竹尤佳。托洞诸村素产腐竹,中又以云星为盛。坊传发源于此,为天上食神附人身所授也。改革开放之初,传至港澳,被奉为极品。托洞腐竹之名,因而大噪。戊寅岁(1998年),时托洞镇党委、政府拓“三高”农业富民新路,创“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大倡腐竹加工,扶之为特色产业。又拟筑圩市以专售,名“腐竹街”。
夫造圩市者,乃千秋大事也。凡治市者,皆卜利市旺地以图永固也。三二四线国道,贯穿云星,至田心村段,其直如笔。是处交通便捷、村落拢聚,青山围拱,绿水环流,大有利市之貌,众皆称善。遂于此拓地十余亩,筑铺一百间,分列国道两侧,各厝五十,街长九十余丈。平房商铺,红瓦白墙,面宽一十又五尺,进深三十尺。店后余地廿四尺,因地设坊,成“前店后坊”格局:前店销售,后坊现制,亦商亦农,相为兼顾。作坊明厨亮灶,来客可观摩之,亦可体验之。镇设腐竹公司,营铺数间,为镇之龙头。各行政村营铺一间,为村之龙头。余者成本价售之。街名广告牌矗立两端,“腐竹街”仨字,红大醒目。冬月某日,落成开圩,设腐竹宴百席,以迎商利市。日前午后,天雨连绵,及至开幕时,雨止放晴,阳光灿烂。众讶之啧啧,叹为祥瑞。
圩市既成,产业渐兴。翌年,赴省博览获铜奖,后屡荐参各大博览会,皆有令名。辛巳岁(2001年),为市品牌产品、省名优产品。壬辰岁(2012年),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托洞腐竹之名,播天下矣。辛丑岁(2021年),余回乡省亲,适之圩市,见已焕然一新,昔之旧铺,尽作楼宇,高矮参差、花圃绿树。八方顾客,往来络绎,一派兴旺气象。从业致富者,沐党恩之浩荡,承政策之嘉惠。每言及此,无不感而垂涕。
行商莫若坐贾,“走出去”莫若“请进来”。承传统而拓产业,立公司而联万户。通衢造市,贸易天下,尽得天时、地利、人和、策善、物美之厚,何愁产业之不兴耶?苟不然者,责不在人而在天也。
来源:云浮日报
责编:黄泳文
值班主编:区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