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信
温坚培
人们习惯将礼尚往来互相赠送的一般性礼物称为“手信”。广东人最重视和讲究手信,探亲访友或旅游归来,定要带点当地土特产或特色纪念品作为手信,以讨亲人朋友的欢心。
我这个人不太懂人情世故,对如何请客送礼这些事近乎愚钝。逢年过节各路亲友的“手信”“利是”,基本由妻子出面打点。妻子每每出手慷慨大方,我的父母、弟弟妹妹以及乡下的三姑六婆、外甥世侄等都对她赞许有加。
妻子是湖南人,自从嫁给我来广东定居差不多有30年了,粤语讲得虽不纯正但也算流利,且深谙当地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她唯一与地道广东人不同的是无辣不香,每餐必须要有一个放辣椒炒的菜。
今年中秋前,妻子却为手信的事发了愁。
岳父岳母早年在湖南一个地级市工作,退休后定居长沙,两个在长沙工作的姨妹子对他们照顾得无微不至。以前二老腿脚灵便还会来广东走走,小住几天,现在他们都已年逾八旬,这几年不怎么出远门了。我们“广东代表团”每年都会利用年节假期去长沙探望两位老人,一大家子热热闹闹欢聚一堂,倒也其乐融融。
本来今年春节约好到长沙团聚的,没想到疫情反复,令我们的计划泡汤了。一年多没见到父母,妻子对这次中秋、国庆长沙之行早筹划、早准备,格外上心。
以往我们都是带一些粤式风味食品去长沙,但以“怕不辣”著称的“长沙亲友团”似乎不怎么习惯广东口味。本地产的水果如荔枝、黄皮、龙眼等已过季节,而沙糖桔、贡柑等名优水果还没上市。
如果不是到了黔驴技穷的地步,妻子一般是不会征求我意见的,这次她郑重其事地问我,到底买什么东西作手信好。看她一脸诚恳,我说带几盒月饼去吧,应节。妻子说,这个肯定要有,其他呢?我耸耸肩摆摆手。
晚上妻子拨通了岳母的手机进行视频通话,详细汇报了假期出行计划,接着是湖南腔调的嘘寒问暖,好不亲切。妻子讲话中也不忘旁敲侧击,与他们讨论饮食营养、养生保健等问题,希望能找到突破口。
岳父岳母听出了弦外之音,他们说:“你们到长沙来,就不需要买什么东西了,二姑娘、三姑娘给我们买了很多吃的、用的,一大堆营养补品还没有吃完呢。你们拖家带口,东西多了路上不方便,把你们的两个小外孙带来,一家四代人一起高高兴兴玩、开开心心吃,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岳父岳母一番直白而又暖心的话,令我们十分感动,妻子不停点头,眼里泛着泪光。
是啊,手信,不在于贵,不在于多,而在于心。特别是老年人,他们更希望的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和和睦睦。常回家看看他们,与他们聊聊天,和他们吃吃饭,陪他们散散步,跟他们玩玩牌,让他们心灵有藉慰,精神有依托,也许,这就是最好的手信。
来源:云浮日报
责编:胡焕红
值班主编:区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