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餐饮行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明显。为帮助企业有效应对疫情,兴宁积极开展客家菜师傅线上培训,引导餐饮企业厨师线上集中充电,停业不停学,为企业复工复产,擦亮客家菜品牌打下坚实基础。
鸿都酒店是兴宁一家老字号餐饮企业。为积极应对疫情给酒店带来的影响,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充分利用广东省远程职业培训网,组织员工开展客家风味菜烹饪、广府风味菜烹饪、餐厅服务员、客户接待、前厅服务员等职业技能线上培训,每人课时1500分钟。
李佑朋是鸿都酒店的一名老客家菜师傅,从事厨师职业近30年。今年疫情期间,李佑朋在认真学好线上烹饪课程的同时,还带好其他厨师线下实践,交流客家菜烹饪经验。
鸿都酒店厨师 李佑朋:
客家酿豆腐为什么要红呢?是因为客家人的风俗特点,红色代表红红火火的意思。煎豆腐到七成熟的时候就要放红曲。
除了酒店进行集中培训外,企业还鼓励员工空余时间在家自主学习。张思清是酒店的一名菜品雕刻师。疫情期间,他常常上网学习有关菜品雕刻方面的内容,提升自身职业技能。
鸿都酒店厨师 张思清:
现在酒店工作没那么忙,就自己有空余的时间去学习。这个作品名字叫金雀报喜,一般用在菜品的装饰上,比如一些宴会,寿宴等,祝福客人喜事连连,财源广进。
疫情期间,鸿都酒店共组织179名员工,分岗位、分课程开展线上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在客家菜传承与创新上下功夫,为企业成功“逆袭”、实现从容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鸿都酒店总经理 黄敏:
我们对厨师选择了相关的课程,尤其是在客家菜项目上,侧重客家菜菜色的开发、传承和创新。通过学习,提升客家菜制作水平和技艺,同时,把我们兴宁客家菜品牌擦得更亮。
据了解,为减少疫情对餐饮企业的冲击,兴宁积极落实企业职工线上培训补贴的政策,对开展适岗培训的员工每人每课时30元补贴,每人每年补贴最高1000元。同时,推动优质培训资源共享,引导各类劳动者积极参与线上培训,实现疫情防控、技能提升两不误、两促进。截至目前,兴宁共有2家餐饮企业开展线上适岗培训,培训员工245人。
(记者:赵玉龙、李文辉)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李 新
审核:胡 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