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殷致子书拳拳爱国心
新华社记者周圆
“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1936年8月2日凌晨,东北大地,一辆疾驰的火车上光影交错。一名身形瘦削、形容枯槁却神情坚毅的女子,正俯身疾书。她在赶时间,这趟车的终点她再清楚不过——位于黑龙江珠河县的刑场。
一身粗布红衣、一把手枪,骑着白马冲锋于林海雪原间……这是她战斗时的模样。她叫赵一曼,是被誉为白山黑水民族魂的抗日女英雄。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出生于四川宜宾的一个地主家庭。她可以选择的人生是:穿绫罗绸缎,在安逸与舒适中度过一生。
彼时国家风雨飘摇,这名大家闺秀自问“女子缘何分外差”。接受了进步思想的她,剪碎裹脚布,走出大宅院,走上为人民争取解放的道路。
1926年,21岁的赵一曼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革命“跨江渡海走天涯”,先后在黄埔军校、莫斯科中山大学等学习,回国后在宜昌、上海、江西等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宁儿,是赵一曼儿子陈掖贤的乳名,取安宁之意。可国之将亡,家何以宁?
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赵一曼“誓志为人不为家”,将不到两岁的儿子托付给亲友,隐姓埋名,只身奔赴东北。
此去经年,母子生死两茫茫。
在东北地区,赵一曼文能发动群众,参与领导哈尔滨电车工人反日大罢工;武能红妆白马,威震敌胆,被当地战士亲切地称为“我们的女政委”。
1935年11月,掩护部队突围时,一颗子弹击中赵一曼的大腿,后来她不幸被捕。
狱中,辣椒水掺杂着汽油,顺着塞在赵一曼喉咙的竹筒灌入,等到肚子膨胀起来,杠子重重压上去,辣椒水和汽油从口鼻中溢出。整整九个月,各种酷刑轮番施行,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敌人想要的任何信息。
“在长时间经受高强度电刑的状态下,赵一曼女士仍没招供,确属罕见,已不能从医学生理上解释。”日军档案如是记载。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赵一曼挥毫而就的《滨江抒怀》中,血与火铸就的信念,舍身殉国的豪情,倾泻于字里行间。
1936年8月1日,从赵一曼口中得不到有用情报的日军,将她押上开往珠河县的火车。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目的地越来越近,赵一曼的笔触愈发仓促与悲切。
160余字的家书,字字断肠:“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1936年8月2日,赵一曼壮烈牺牲,年仅31岁。而这封绝笔家书也在战火中不知下落。
1950年,电影《赵一曼》在全国放映。荧幕前的宁儿泪眼婆娑,那时他正四处苦寻母亲李坤泰。几年后,组织确认赵一曼就是李坤泰,并在日军审讯档案里发现了记载家书的资料。
20余载,家书终抵家。
《滨江抒怀》的报国之意,绝笔家书的舐犊之情,穿越时空,给人以无穷的启示、无尽的感悟……
来源:新华网
责编:胡焕红
值班主编:区云波